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资讯 >> 区县动态
沾满泥土气息的故事、迸发青春活力的表达——文化礼堂里的 青年宣讲“有味有料”
时间:2025-07-15 11:07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丽水日报

“食用菌棚里的‘以竹代木’技术创新,是我们村最实在的绿色账本。千亩黄精基地的露珠,折射的是生态与增收的双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不是挂在墙上的标语,而是写在田间地头的实践指南”……

7月11日,“青松逐梦 绿动青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青年说”宣讲活动,在松阳县玉岩镇玉湖村文化礼堂如期举行。来自该镇13个村的青年骨干轮番登台,用沾满泥土气息的故事、迸发青春活力的表达,生动讲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基层的鲜活实践。

台上,青年宣讲员们没有照搬理论条文,而是捧着“自家故事”娓娓道来。他们中,有带着乡亲种出“金果实”的生态种植带头人,有用镜头记录茶园四季变迁的新媒体创作者,也有放弃城市工作返乡参与乡村建设的有志青年。

青年宣讲员们既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践行者,也是成果的分享者。排居口村何紫慧将祖辈守护山林的故事与当代青年的生态实践相连,让“绿色传承”有了具象注解;玉湖村的俞钊锋细数从移民安置到“网红村落”的蝶变,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开花结果。

不同于传统宣讲的单向输出,这场活动更像一场“青春动员会”。玉岩村的卢玥把村里生态旅游的起步故事讲成了“青春创业记”,溪口村的李伟华以“青年担当”为钥,解锁溪口村从“守护绿水青山”到“收获金山银山”的转型密码,周坑村的肖淑美则在“茶香竹韵”里,拆解出有机茶园如何变成村民的“钱袋子”。13个村庄的实践样本,通过青年们的个性化表达,变成了可感、可学、可复制的“绿富美”路径。

绿水青山的守护需要接力,金山银山的创造更需青春发力。此次活动是玉岩镇探索“青年+两山”宣讲模式的生动实践。从食用菌技术革新到有机农产品品牌化,从生态茶园建设到乡村旅游升级,每一步都离不开青年的创意与担当。接下来,当地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让更多青年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传播者与实践者,以青春之名让绿色成为乡村振兴最动人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