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晚上,“莲欢汇”文明实践夜间模式首场活动在莲都区岩泉街道灵山社区启动。道德模范、莲都好人共同参与,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节目、活动接连上演。
从“单向输送”到“双向奔赴”,莲都创新文明实践“夜模式”,点亮城市新“夜”态,更收获了老百姓的认可。
当天活动中,舞台中央,居民自编的《歌唱祖国》合唱优美动听;市集区域,青瓷点釉、漆扇舞墨等非遗体验区前排起长队;互动区里,青年创业者展示的果壳工艺品与毛线钩织玩偶吸引市民驻足……
“道德模范的故事很感人,下面摊位还有吃有玩,蛮有意思的。”住在灵山社区的市民潘蕾看得认真,玩得开心。
“通过延长阵地开放时间、拓展服务半径,我们在全市首创文明实践夜间活动场景。”莲都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中心负责人介绍,活动整合了三级文明实践阵地资源,区文明办统筹10个舞台节目、7大主题市集和4项互动体验,将原本局限于白天的理论宣讲、非遗传承、便民服务等30余项内容浓缩在夜间1.5小时里,形成“15分钟文明实践生活圈”。
璀璨的夜色里,更多青年人投身到文明实践中。“白天比较忙,晚上能聚一起表演,大家还能做点有意义的事。”灵山社区戏剧社社长叶忻颖感慨地说。她和成员一起精心排演了小品《“烟”火电梯》,在满堂欢笑中把文明素养教育融入邻里故事。
欢声笑语中,“夜经济”的烟火也更加炙热。在“后浪创想集”上,薇霖手作的钩织玩偶、玩偶吱趣屋的原创设计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人流量很大,感兴趣的顾客挺多的。莲都对青年创业给予了莫大的支持,好多集市我们都会参加。”主理人管潇莹说。
潜移默化中,身边的好人讲述了动听的故事。“真人图书馆”的首位讲述者,莲都区道德模范吴媚分享了自己用孝凝聚家庭,以爱呵护生命的暖心故事。
社区干部的互动中,还打开了一扇新的治理窗口。活动中专门设置了“文明好邻里”摊位,社区干部连夜收集整理治理建议,涉及停车位改造、广场舞噪声等民生关切问题。“也为更多社区居民参与其中,形成‘需求采集—项目生成—效果评估’打下了基础。”灵山社区书记商艳表示。
据悉,接下来莲都还有23场活动会陆续在各街道社区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