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元立金属制品集团有限公司荣获第七届“全国文明单位”称号。这座扎根浙西南三十四载的现代化钢铁企业,用坚守与创新书写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同发展的篇章。
浙江元立金属制品集团有限公司前身为遂昌钢铁厂,自1991年创立以来,从一家地方小厂成长为总资产超百亿元、员工达1.2万人的行业领军企业,跻身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先进节能集体”“全国工人先锋号”等荣誉称号。荣誉背后,是浙江元立集团将精神文明建设融入企业文化的坚守——以党建为舵、以文化为帆、以责任为锚,在高质量发展的航程中破浪前行。
从浙江省文明单位到全国文明单位,浙江元立集团深谙“党建强则企业强”的发展逻辑。近年来,企业探索实施“五心党建”工作法——党委聚心、党政齐心、党建强心、党群暖心、党员同心,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通过“思想政治强引领、凝聚合力促和谐”的实践路径,集团党委将理论学习融入日常,组织近百场专题党课、红色教育基地研学活动,推动全体员工在实干奋进中深化精神文明建设。
走进浙江元立集团,“党员责任区”标牌在生产线上格外醒目。集团通过深化“党员身边无事故”主题活动,党员带头排查隐患、优化流程,安全生产事故率连年下降。同时,广泛开展职工综合素质提升、职工技术创新活动和各类线上线下培训活动,切实提高职工素质和创新能力;以技能竞赛、岗位练兵为重点,开展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储备;全力打造“元立工匠”和技术蓝领,多名职工分获全国、省、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发展企业、贡献社会、造福员工”是浙江元立集团恪守的价值准则。翻开集团的公益账本,一组数字令人肃然起敬:累计捐赠7150余万元,涵盖抗疫救灾、乡村振兴、生态治理。
职工是事业发展的根基,更是文明创建的主体。浙江元立集团设立“元立帮困基金”,计划每年拨付300万元专项救助困难职工,目前已为11名深度困难职工发放80万元帮困基金,构建起企业“大家庭”的温暖防线。此外,企业还以“三心”服务激发思想建设新活力,通过积极组织开展读书会、道德讲堂、主题教育等活动,倡导新时代家庭观,加强干部职工家风建设,不断提升广大干部职工的文明素养。
文化的力量在服务社会中彰显。以“元立党员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为载体,企业志愿服务开展得如火如荼,“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文明新风在集团上下落地生根、枝繁叶茂。“元立党员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成立以来,积极参与各类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开展活动100余次,注册志愿者人数468人,累计志愿时长1.6万余小时。
在生态责任领域,浙江元立集团将社会责任延伸至绿色发展的更深层次。浙江元立集团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将生态环境作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努力走出一条绿色发展之路。累计投资20多亿元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大幅削减污染排放,有效改善厂区环境和员工工作环境,企业面貌焕然一新。集团在建设、生产、管理等各个环节坚持“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循环经济理念,通过多年来不断的努力,目前,企业在物料利用、能源利用、产业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