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25000026452750/2020-34794 | 文号 | |
组配分类 | 专项规划 | 发布机构 | 丽水市商务局 |
成文日期 | 2020-06-30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第一章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起点............................................... 3
第一节丽水市“十二五”开放型经济发展回顾.................... 4
一、货物贸易发展迅速........................................................ 4
二、国际服务贸易快速增长................................................ 4
三、利用外资实现扩量提质................................................ 5
四、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业务不断扩大................................ 6
五、开发区建设步入快车道................................................ 7
六、制约开放型经济发展问题依然存在............................ 7
第二节丽水市“十三五”开放型经济的新形势.................. 10
一、加快深化发展转型迎接挑战...................................... 10
二、新常态战略调整带来的发展新机遇........................... 11
第二章“十三五”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13
第一节指导思想...................................................................... 13
第二节基本原则...................................................................... 13
一、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13
二、坚持深化改革与对外开放相结合.............................. 14
三、坚持转型升级与地区产业相结合.............................. 14
四、坚持开放协同与商贸流通相结合.............................. 14
五、坚持总量增长与结构优化相结合.............................. 14
第三节发展目标...................................................................... 15
第三章“十三五”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 18
第一节合纵连横,推动外贸跨越式发展.............................. 18
一、横向整合资源,开拓市场国际空间.......................... 19
二、纵向扩展渠道,做大做强贸易主体.......................... 20
三、双向开拓市场,推进多元贸易战略.......................... 21
第二节抢占先机,拓展服务贸易发展空间.......................... 23
一、发挥生态优势,积极拓展国际服务贸易市场23
二、落实先试先行,做大做强服务外包平台企业24
三、加大政策支持,优化发展服务贸易的大环境25
第三节协同创新,打好“侨牌”,提升引资质量................ 26
一、打造引资平台,优化引资结构.................................. 26
二、“以民引外”,创新引资方式...................................... 28
三、政企协同,提升服务水平.......................................... 29
三、政企协同,提升服务水平.......................................... 29
第四节内外联动,开创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新局面.............. 30
一、借力国家战略,推动民企“走出去”...................... 30
二、鼓励“抱团出海”,提升企业竞争力........................ 31
三、拓展业务模式,增强企业创新能力.......................... 32
第四章保障措施........................................................................ 33
第一节全面转变发展理念,为规划布局提供战略保障...... 33
第二节全面推进转型升级,为规划推进提供产业保障...... 34
第三节有效加强协同创新,为规划落实提供政策保障...... 36
第四节努力营造良好环境,为规划实施提供资源保障...... 37
第五节培育“互联网+”思维,为规划落实提供技术保障38
附表1:“十三五”期间丽水市开放型经济发展措施规划表40
附表2:“十三五”期间丽水市商务局发展主要指标测算... 41
附表3:“十三五”期间丽水市利用外资主要产业规划表... 42
“十二五”时期,是丽水市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型升级的攻坚时期。随着丽水市开放型经济积极贯彻对外开放和外经贸发展的各项方针政策,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效应对后金融危机时期国际经济贸易形势的新变化,基本完成了“十二五”开放型经济各项目标任务。“十三五”期间,我国“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充分发挥丽水市的生态优势,结合“打造‘两山’样板,争当‘双区’示范,力争与全省同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美丽幸福新丽水”的总体要求,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丽水市开放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不仅对适应新常态下国内、国际经济贸易复杂形势的新变化,落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而且对于推动全市外经贸实现绿色发展、创新发展,全面提高丽水市外贸经济水平,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丽水市开放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依据《丽水市“十三五”发展纲要(2016—2020年)》、《浙江省“十三五”发展规划》及丽水市相关的“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主要阐明2016-2020年丽水市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战略,提出未来政策的导向,明确政府工作的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丽水市外经贸发展的行动纲领,也是“十三五”期间全市外经贸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十二五”期间,丽水市外贸持续保持较高的增速,占全省的份额逐年提高。 2015年,丽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33亿美元大关,比2010年的15.3亿美元翻了一番,年均增长14.8%;其中外贸出口额达到31.44亿美元,年均增长17.0%;“十二五”期间累计完成进出口总额132.04亿美元,年均增长14.8%。贸易总额及出口总额均超额完成规划目标,分别比预期目标分别高出12.1%、25.8%。在外贸规模持续扩大的同时,丽水市外贸产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截至2015年12月,丽水市进出口主体企业已达到1314家,比2010年增加788家,其中出口超千万美元企业89家,比2010年增加了53家,将近翻了一番半之多。而且,还首次实现了出口额超5000万美元企业的零突破,已为“十三五”深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国际服务贸易实现稳步增长,竞争力水平不断提升。“十二五”期间,一方面围绕“生态立市、工业强市、绿色兴市”的战略思想,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特别是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丽水市外经贸工作的业务范围不断开拓。2010年以来,实现了第一家企业境外上市、第一笔服务外包业务、第一个省级出口基地。“十二五”期末,已完成服务外包离岸执行金额414万美元。另一方面,丽水市国际运输、对外劳务与工程承包等传统优势服务贸易行业的竞争力进一步提高,提升了服务贸易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拓展海外市场以及提高服务贸易的出口能力。服务外包工作于2014年实现了零的突破,而且通过走访摸底调查,发展潜在的外包企业等措施估算,丽水市服务外包离岸执行金额可达到121.2万美元。十二五期间,已初步形成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相互支持、互动发展的格局。据统计,2012至2015年间全市国际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累计分别为4.23亿美元(不含进口)、7.74亿美元、9.59亿美元和11.09亿美元,实现丽水市国际服务贸易的平稳有序增长。
引资总额取得重大突破,利用外资的质量以及方式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据统计,2011-2015年丽水市新批外商投资项目86个,增资项目31个,按年度计算合同利用外资额分别为0.90亿美元、1.49亿美元、2.07亿美元、2.47亿美元和2.40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额分别为0.44亿美元、1.04亿美元、1.28亿美元、1.78亿美元和2.19亿美元,十二五期间的五年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6.73亿美元,是“十一五”时期的3.4倍;年均增速达到了50%,远远超过“十二五”规划的预期目标,并位居于浙江省各市前列,连续3年荣获全省利用外资考核优秀单位。同时,吸收外资投资方式和渠道已日趋多元化,项目规模不断扩大,利用外资水平再上新台阶。在引进的外资项目中,投资千万美元以上项目占了70%以上,2015年又实现了外商投资项目上亿美元的零突破。丽水市利用外资的质量同步提高,外商投资产业结构得到优化,投资领域不断拓宽,外商投资来源的多元化格局已初步形成。
“走出去”战略取得明显成效,对外经济技术合作规模和速度快速增长。“十二五”期间,丽水市完成境外投资项目65个,总投资达12652.7万美元,而同期中方的投资额达12362.85万美元,分别比“十一五”期间增长19.6%、213.7%、214.1%。其中,大项目推动作用十分明显,中方投资额1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有15个,总投资达11386.5万美元,中方投资额11131.5万美元,仅纳爱斯浙江投资有限公司并购台湾妙管家股份有限公司100%股权的超大投资项目就已出资7000万美元。同时,海外投资日趋多元化,通过投资设立海外贸易公司、铺设营销网络以及投资设立的境外生产企业等方式,实现产品的原产地化,这不但规避贸易壁垒,而且还进一步带动了国内企业的出口深化。五年来,丽水市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工作业务范围不断开拓,投资国别(地区)进一步扩大,新增印度、意大利、伊朗、西班牙、乌干达、坦桑尼亚、泰国、台湾、沙特阿拉伯、孟加拉、荷兰、巴西、巴基斯坦、安哥拉、古巴等33个国家或地区,遍及欧洲、亚洲、非洲以及美洲等全国各大洲。投资的方式也日趋多元化,除独资设立境外公司之外,合资、并购等多种投资方式也正在不断增多。“十二五期间”丽水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在促进丽水市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中外互利共赢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以全面加强开发区(工业园区)的转型升级,来整合提升、深化改革的各项工作,有力推动了丽水市开放型经济的深度发展。围绕全省“大平台、大项目、大企业、大产业”建设的战略部署,通过A+B+C异地整合模式,结合全省首批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试点,加快开发区升级发展步伐,培育形成了以战略性新兴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电器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为龙头的产业发展平台。2014年,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国务院批准成功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全省开发区生态化建设改革试点单位。另外,青田经济开发区、景宁经济开发区两个省级以上开发区也通过加快传统产业治理、积极发展生态工业,有力促进了丽水市各县区开发区的转型升级。截止2015年,以上三个开发区共有规模以上企业342家、高新技术企业57家,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565亿元,上缴税收超过17.36亿元(2015年)。2015年,实际利用外资9817万美元,历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3.9亿美元。此外,由于龙泉工业园区、缙云工业园区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区域优势,2015年底一举获批设立浙江龙泉经济开发区和浙江缙云经济开发区等两个省级开发区。这不但标志着这两个工业园区已正式跨入省级经济开发区的行列,而且也使丽水省级经济开发区增加到了四个。
(1)支持政策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丽水市属浙江省内欠发达地区,受众多经济社会发展要素的制约,商贸流通业的发展也相对比较滞后,而且消费的软环境、经营模式和理念也有待进一步地改善。虽然丽水下辖各县市出台了鼓励外贸流通企业做大、做强、做规模的扶持政策,并有效地拉动了当地出口增长,但在跨境电子商务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电商平台管控不断加强的发展背景下,丽水市流通企业数在大幅度下降,丽水商贸流通环境与跨境电商产业发展的支持政策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
(2)外贸发展方式有待进一步转变。丽水外贸发展仍然比较粗放。其一,贸易企业竞争力不强。出口企业产品创新能力相对不足,定位较低,同质化较为严重,企业成本也在不断上升。如松阳县,2015年随着积极推进不锈钢企业“煤改气”和“酸雾治理”等环保治理力度进一步加大,松阳县的不锈钢企业与其他地区相比,由于环保设施成本投入较大,企业生产成本上升更加明显;其二,高新技术产业出口占总出口比例偏小,企业经营者的整体素质并不高,而且产品档次也不高。以云和县的木玩产业为例,大多数本土玩具企业由于缺乏技术指导和长远发展战略,产品档次难以提高,市场开拓能力低,转型升级难度大。
(3)外商投资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丽水市作为浙江省的欠发达地区,工业化水平较低,出口行业单一,相关配套行业的发展比较缓慢,加工贸易发展迟滞。同时,由于缺乏吸引外商投资的城市规模经济效益和行业规模经济效益等多种制约因素,工业企业利用外资难度越来越大。主要表现为,首先,在外资项目信息的获取上存在很大的偶然性,缺乏宽广有效、长期稳定的信息源;其次,部分县市主要依赖老项目增资的方式完成引资目标,缺乏开发新项目的能力和意愿。
(4)贸易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提升。丽水市外贸领域存在传统行业占比较大,新兴产业、行业占比较小的特性,且优势行业大多属于资源、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国际竞争力较弱,是导致贸易结构相对落后的主要原因。而且,由于缺少拓展国际服务市场的知识型战略型产业,也直接限制了服务贸易规模和发展空间。同时,丽水市贸易企业普遍存在着规模整体偏小,集约化程度低,自主知识产权欠缺的问题,以阀门、机电等传统制造业为主的出口产品与周边地区的产业具有很高的相似度,同质化竞争十分明显,导致丽水市外贸发展后劲明显不足。
(5)开发区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在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以及地区产业结构等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下,开发区的发展应积极转换思路,摆脱长期以来以消耗资源和高能耗为主的粗放式发展模式,重新调整引进外资与引进技术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一是与吸引外资的数量和规模相比,引进项目的技术含量较低;二是引进投资项目时,需要进一步从单纯强调生产性项目,如生产企业、加工工厂,向研发中心、技术支持中心等科技研发类项目进行适度的倾斜;三是需要更加重视外商投资项目的技术溢出效应,通过引进外资促进新技术的导入、吸收、消化,提高本地企业或研发机构的技术水平和再创新能力。
“十三五”时期是丽水市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虽然经济市场化、全球化发展的总体趋势不会改变,但是由于全球经济增速继续放缓,国内经济也已进入深度转型调整的阶段,发展形势将更加严峻复杂,保持经济平稳发展的难度持续增大。
“十三五”时期,国际环境形势的新变化主要表现为:一是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的复苏步伐不如预期;二是随着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美欧再工业化战略以及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互联网条件下的商业模式创新,将会对全球产业分工格局产生重大的影响;三是TPP、TTIP等各类跨区域贸易协定的生效,将会带来新一轮全球投资贸易规则的变化,都将使未来的贸易发展环境更加严峻和复杂。
另外,虽然在国际资金流量增长中发展中国家比重正在逐步增加,但发达国家在国际资本中仍占主导地位。一方面,发达国家在国际直接投资中的支配地位,决定了其在国际直接投资法律规则的制定方面有着极大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通过国际资本流动参与世界经济的程度普遍提高,促使资本更加集中到产业结构水平较高的第三产业,尤其是高科技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领域,也使招商引资的难度不断加大。
从国内来看,传统的高速增长期开始逐渐转入“新常态”模式。随着经济转型改革深化的步伐加大加深,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受到严峻的挑战,国内营业成本普遍上升。再加上受到人口结构变化、投资过度增长、节能减排和环保要求趋严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劳动力、原材料、能源、土地、环境等要素都面临成本上升和需求不足的双重压力。由于丽水市以中小企业为经济主体的产业特征,普遍缺乏必要的资金、技术和人才积累,风险承受能力会比较弱。在成本优势不断减弱、外需增长放缓的形势下,不但对丽水市大量中小企业造成较大的冲击,而且不利于“十三五”期间的产业深化转型和外贸持续增长的力度。
同时,随着全球信息技术革命的不断发展,增强了服务活动及其过程的可贸易性,促使贸易结构日益向知识技术密集型方向转变,形成了向通讯、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会计、咨询等新兴现代服务贸易快速转变的发展趋势。然而,以传统行业和企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使得丽水市开放型经济仍处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低端环节,外贸企业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和创新意愿都与发达国家企业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导致在技术开发、标准制订、营销网络和资源整合能力等方面的差距十分明显。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根据新形势、新变化、新要求的发展需要,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区域协调发展提出了诸多全新的理念和思路,先后制订了一系列重大战略构想,提出“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强化“三期并存”的发展阶段、做出了“四化同步”的路径设计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特别是“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区域性发展战略与丽水市“十三五”期间社会经济发展、对外开放和区域合作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这既反映了我国战略机遇期内涵、条件、要求的新方向,也对丽水市“十三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丽水市不但要抓住机遇大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还要巧妙发挥其区位和生态优势,培育“十三五”期间经济社会的新增长点。
从地区发展层面来看,丽水市“十三五”总体规划的“12345”发展路径、“151”绿色发展行动计划,以及重点打造的“195”生态产业体系,为丽水市“十三五”期间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必须科学判断和正确把握地区经济发展形势,充分利用和协调各方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才能促进“十三五”期间丽水市开放型经济的可持续和谐发展。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丽水第一比分网第一比分网的工作部署,牢牢把握丽水市“绿色推动、创新驱动、改革带动、开放联动”发展战略定位和“绿色崛起、科学跨越”战略的目标要求,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开放发展,更加注重增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更加注重巩固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在促进外经贸增长中的基础性作用,更加注重推动贸易结构调整升级,更加注重提高外贸、外资质量的提升,更加注重推动对外投资步伐,努力开创开放型经济工作新局面。
遵循开放型经济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贸易、投资等领域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强政府对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宏观指导和支持,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有力促进区域与行业的协调发展,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
通过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强化市场竞争作用,以提升经济、产业、社会的信息化、规模化、集约化、国际化水平,夯实丽水市产业发展基础,推动开放型经济体制机制和管理创新,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
以地区产业特别是开放型产业发展为依托,加大要素资源的整合力度,大力发展国内外经贸合作;提升出口产品的档次,实现外经贸与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良好互动发展。
坚持内外贸协同发展的战略思想,发挥丽水市的生态优势和产业比较优势,提高贸易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延长贸易价值链。发挥贸易总量优势,带动内外贸协调发展。
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中心,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及社会进步的三者关系,发挥开放型经济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积极作用,推进外经贸各行业全面发展,规范提升传统贸易,实现贸易结构的升级与优化。
|
货物贸易:外贸规模持续扩大,到2020年贸易总额突破40亿美元,进出口贸易总额占丽水GDP的比重突破15%,并基本实现贸易均衡发展;有效优化贸易结构,扶植和培育本地贸易企业的发展,不断创新贸易发展方式,打造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并通过不断强化一般贸易,逐步提升加工贸易,稳步提升出口贸易;以科技创新和打造自主品牌战略,带动贸易发展水平,以取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服务贸易:有效扩大服务贸易规模,推动服务贸易发展领域多元化,形成一个更加开放的发展格局。扩大涉外旅游业规模,不断优化服务贸易结构,通信、保险、金融、计算机信息服务、专有权使用费和特许费、咨询、广告等新兴资本技术密集型服务贸易占比进一步提高。加快贸易结构升级转型的步伐,到2020年努力实现丽水全市贸易进出口总额中服务贸易的比重突破25%,同时基本保持服务贸易进出口平衡发展态势。
利用外资:继续保持利用外资水平的平稳增长,不断拓宽投资领域,提升引资质量,优化投资结构,着力引进一批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绿色低碳产业项目;创新和拓展利用外资方式,推动外资企业通过境内外上市,扩大投资规模,外资并购、增资占合同外资的比重提高到30%以上,可持续能力不断增强。到2020年,丽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总额4亿美元,同时还要进一步增强利用外资的效益。力争“十三五”期间实际利用外资在全省的占比逐年提高。
对外投资合作:到2020年,丽水全市境外投资企业(含境外机构)发展到100家以上,形成一批年带动出口超千万美元的境外营销网点。“十三五”期间,对外总投资突破6000万美元,力争达到1亿美元,并在全球范围内有效提升对核心技术、知名品牌、重要资源、国际市场销售渠道等要素的控制力。对外承包工程和对外劳务合作平稳发展。
口岸通关:“十三五”期间,口岸开放不断适应丽水市加快融入长三角及海西经济区和实现跨越式发展需要,加大互联网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加快“海外仓”、“无水港”、“保税仓”等口岸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强进出口货物的管理,完善口岸资源配置、功能布局,明显提高口岸服务效能,推进“智能通关”体系建设,日益优化口岸通关环境,基本形成内外贸融合的口岸大物流体系。
“十三五”期间的丽水市开放型经济发展规划,必须以稳定增长、调整结构为基础,通过深化改革,整合资源、盘活存量;通过扩大开放,创新驱动、促进增量;通过社会、经济、产业结构的系统转型升级,实现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方向、发展模式、发展路径从“量变”到“质变”的全面转变。利用开发和普及“互联网”和“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做好优势资源的乘法和加速度效应;结合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寻找并抓住丽水市发展机遇,进一步夯实开放型经济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同时,依靠各部门的密切配合、锐意进取、协同创新,力争“十三五”期间保质保量地完成相关任务目标。
“十三五”期间,一方面要主动适应“新常态”下国际经济环境的新变化和国内战略发展的新要求,在巩固传统优势,保持外贸平稳发展的同时,还要加快培育区域特色的比较优势,积极推动丽水产业的转型升级,从而进一步提高丽水市外贸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另一方面,针对丽水市贸易产业链中那些中间流通环节相对薄弱的短板,加快培育具有一定实力和规模的物流主体,打造国际性商贸交易平台,进一步理顺流通渠道,扩大贸易主体规模。
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向深加工转变。协调产业与贸易的发展关系,政策支持生产企业提高制造技术和工艺水平,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增强市场活力和企业生产研发意愿,逐步引导外贸生产企业向科技型、自主研发型企业转变。结合丽水市产业发展现状和特征,制定加工贸易发展战略,提升加工贸易的规模和档次,吸引外资企业研发和营销中心转移到本地,鼓励加工贸易企业进入国际化生产链条中附加值大、科技含量高的产业或加工环节。
突出县区产业发展的特色,充分发挥产业集群的优势。贸易市场竞争的关键在于如何充分有效地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丽水市各县区的总体产业发展水平虽有高低,但在机床、汽摩配、钢铁制品、建筑五金、电气机械、专用设备以及竹木制品、生态农业产品等高附加值出口产品领域的特色发展优势已初步形成。“十三五”期间,丽水市各县区要继续突出本地特色,依托行业协会,进一步优化调整资源配置,分别建设和培育1-2个具有地方特色优势的出口产业集聚区,借助集群优势,提升出口企业和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优势。同时,积极引导本地外贸生产企业融入“长江经济带”、“海西经济区”、“上海自贸区”等区域发展大战略中去,支持特色集群企业之间进行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不断增强外向型企业的主体规模和抗风险能力。
支持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实现产品升级。一是要提高外贸企业的研发能力和节能降耗水平,逐步引导外贸企业由低技术含量的简单制造向关键零部件及核心技术的研发制造,力促丽水市出口产品的结构升级。二是推动企业培育发展自主品牌,从政策层面支持自主品牌产品出口,鼓励外贸生产企业增强产品的设计与研发能力,以及品牌意识,促进出口产品逐步向自主品牌转型。三是发挥丽水市生态农业优势,加大技术开发的力度,通过对有机蔬菜、茶叶、香菇等丽水特色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提高出口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
加强贸易流通中间环节的建设,打造丽水特色对外贸易企业。一是在“十三五”期间,理顺对外贸易渠道,以产品为中心,大力扶植和培养一批专业服务于本地贸易生产企业的对外贸易流通企业,形成丽水市对外贸易发展的核心团队。丽水市各县区也要结合本地的优势,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力求打造一批大中型专业从事特色产品出口的贸易企业主体,同时通过加大贸易主体——对外贸易企业的扶持和培育力度,纵向整合资源,完善贸易产业链,提升丽水市各县区主要贸易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二是以具有集聚产业优势的特色产品为中心,加快发展形成互动藕合的产业结构体系。通过大力发展地方特色的对外贸易企业,拉动丽水市各县区中小外贸生产企业快速成长,并加快实现特色产业的传统生产方式向规模效益型、科技创新型、持续增长型的升级转型,从而进一步带动丽水地区整体贸易规模的提升。
打造“国际贸易+互联网”的电商平台,深入拓展国际市场潜力。明确政策导向,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建立完善的管理协调机制,积极打造电子商务平台,以网络信息化技术推动贸易方式的升级,大力推进跨境电商在开放型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一方面,加快培育本地跨境电商企业,加强与国外市场的联系,同时也鼓励贸易生产企业通过跨境电商平台与国际大型企业合作,积极争取进入跨国公司的全球供应和采购体系之中,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的广度和深度。另一方面,为避免恶性竞争,依托各地行业协会,鼓励中小企业开展合作双赢,统一开设跨境电子商务窗口,增强外贸产品的市场影响力和价格竞争力,进一步拓展海外贸易的空间。
调整发展思路,培育外贸新增长点。紧密结合“一带一路”这一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国家重大战略,积极调整发展思路,要坚持“保市场”和“拓市场”并举的方针,在深耕美国、欧盟、日本等传统市场的同时,加快开拓和培育“一带一路”沿线,如东欧、中东,以及东盟、非洲、南美等新兴市场。在细分产品、细分地域、细分市场的基础上,依托贸易主体企业和平台,扩大参加国内外重点展会规模,并引导和鼓励企业通过在境外设立贸易分支机构,以及通过并购、参股获取产品销售渠道等方式,建立起直达终端客户的产品销售渠道。
提升和创新贸易模式,助力贸易发展。结合国际贸易发展的新情况、新趋势,适度扩大进口,加快完善丽水市物流保障系统规模化、标准化和国际化进程。不但要加快“保税仓库”以及“无水港”的建设,促进丽水市从传统贸易模式向集约化、规模化的现代贸易模式转型;还需要配合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需求,创新贸易模式,在丽水市出口集中国家和地区,如欧洲、东南亚、南美洲筹建“海外仓”,突破物流瓶颈,缩短物流时间,降低海外物流成本,有效地增强丽水市外贸整体的国际竞争力和配套服务能力。
加强区域合作,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丽水市外贸发展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市场体系的统一性和开放性,在合纵连横双向大力推动贸易转型升级的基础上,融入“大市场”、“大贸易”、“大流通”的新格局,提升外贸产业的规模经济效益。为此,首先要根据丽水市区位、产业特征,发挥自身的核心能力和市场的力量,加强与周边地区的产业经济合作,进一步合理化产业定位以及区域布局,通过产、供、销各环节的专业化与多元化的调整,形成区域协同、内外贸一体化的“大流通”体系;其次,要促进市场信息平台和营销网络建设,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海西经济带”以及“上海自贸区”的发展建设中,更合理地优化配置国内资源和国外资源,把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有机地结合起来完成“大市场”下的丽水市贸易布局;然后,加强本地企业与周边企业,甚至海外企业的合作关系,通过对接产品、对接服务、对接市场的方式,以外需调动内需,以产品促进产业,完成“大贸易”体系的建设发展,全面参与国内分工和国际分工形成内外贸有机融合的全新格局。
“新常态”下,结合国务院提出的“加快发展服务贸易,以结构优化拓展发展空间”的战略导向,积极抢抓国际服务业市场逐渐多元化的机遇,以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推动丽水市经济产业在利润创造、效率提高和创新方面的转型发展,将服务贸易打造成丽水市开放型经济的新增长极。
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打造国际旅游胜地。丽水市作为浙江省级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应积极发挥政府平台的影响力优势,继续扩大丽水市的国内外知名度,并充分利用本地华侨资源优势增进国际交流,以大力吸引海内外游客。同时,积极推动旅游服务的跨境交付机制,鼓励发展旅游电子商务。依托丽水机场建设,加强本地基础设施和涉外服务的数量和效率水平,充分发挥“绿水青山”的自然环境优势和历史文化的人文资源优势,通过丽水各县市旅游资源的有效整合和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环境,积极发展旅游业和休闲娱乐业,大力开拓国际旅游市场。
充分发挥历史人文优势,大力发展社会公共服务和文化服务贸易。加快发展丽水特色的养老医疗和生物医药服务,以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发展为依托,加快培育健康服务的贸易链条。鼓励本地医疗健康服务机构与国际知名医疗服务机构进行全面深入的合作发展。充分发挥丽水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大力发展中医药服务贸易。鼓励引进境外优质教育资源,支持本地教育机构,提高教育服务的创新能力,开发出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国际化教育服务项目。积极推动会计、法律、广告代理、检测认证、品牌价值评估等专业服务的对外交流项目。完善文化服务贸易平台,扩大工业、建筑、服装设计及美术品、广告、动漫和网络游戏等文化创意产业相关贸易进出口。
充分利用创新发展机制,推动服务贸易集聚区的建设发展。支持莲都区、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产业基础较完善的县区进行先行先试,高起点做好现代服务贸易发展规划,逐步打造丽水市服务贸易集聚区或示范园区。在符合条件的县区开展保税服务贸易试点,吸引跨国公司贸易总部和贸易性机构落户。积极争取在有条件的县区试点实行配套金融改革或给予特殊的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开展国际融资租赁业务,探索建立自由贸易园区。集聚国内外贸易促进机构、行业组织和检测检验、认证、评级等机构入驻开展商务活动,打造专业化的服务平台。鼓励在服务贸易集聚区内开展研发设计、创立品牌、服务集成、金融投资等现代服务业。
主动抓住国际转移机遇,做大做强外包企业。目前,国际服务外包市场正在从成本驱动向价值导向转移,服务外包价值也在逐步提升。大力发展信息技术外包、业务流程外包和知识流程外包,构筑特色鲜明、错位互补的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格局。一方面,积极鼓励国际服务外包企业通过资产重组、收购、兼并等方式落户丽水市,并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提高承接国际业务能力。另一方面,结合丽水市的产业特点,大力引导和扶植本地企业开展服务外包业务,加快发展与制造业联动的研发设计、物流服务、会展服务、采购与营销服务、人力资源服务等生产性服务外包。推动信息技术服务做大做强,积极发展基于互联网、物联网的服务性产业,完善信用、物流、支付等电子商务支撑体系发展。
健全技术贸易促进体系。优化人才、资金、项目、技术等资源的配置,逐步形成服务外包产业的整体新优势。加快发展科技服务和技术贸易,引导企业进行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推动建立服务全国面向全球的技术进出口交易平台,发挥其信息集聚、资源协调整合、技术贸易促进等功能。
拓展服务贸易发展平台。强化现有贸易促进平台的服务贸易促进功能,支持企业参与境内外综合性、专业性服务贸易展会。鼓励企业通过参加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等专业展会,扩大服务贸易交易平台。加强服务业对外推介,完善专业服务贸易推广平台建设,加强商情数据、信息咨询、品牌推广、市场拓展等服务,打造国际化服务业合作平台。
加强人才保障体系建设。明确政策导向,加大吸引外向型人才的力度,从政策层面为落户丽水的涉外技术人才提供就业、住房等全方位的保障服务,从而缓解丽水市当前的外向人才紧张局面,增加服务贸易发展所需的紧缺人才储备;同时进一步扩大本地涉外人员培训规模,与省内知名高校开展培训合作,提高贸易培训质量,加快服务贸易适用人才的培养。
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进一步完善市场管理机制,加强市场监督,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严防侵权行为发生,完善外贸诚信体系建设,健全市场环境,扩大多双边知识产权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政策支持,促进丽水市服务贸易产业发展。
丽水市在吸引海外投资方面,由于存在区位优势不明显,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相对滞后等客观条件的制约,外资领域的发展与周边地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十三五”期间,需要加强政府与企业的协同创新,整合优势资源,通过进一步增强地区软实力,充分发挥“侨乡”的优势,扩大外资规模提升引资质量。
“十三五”期间,丽水市要在结合“本地十三五产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之上,政企协同打造三大引资平台,继续充分发挥外资在推进产业升级方面的作用,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模化和传统优势产业的高端化发展,通过引资结构的不断优化来加快丽水产业整体的转型升级。同时,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原则,开展利用外资工作,坚持优化利用外资结构,提升外资质量,引导外资投向政府支持的重点领域,严格限制“两高一低”和落后产业与过剩产能扩张类项目的发展。
建立以精密机械产业为核心的产业引资平台。积极谋划发展符合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业,如微电子工业、现代医疗等新兴产业发展,同时要结合丽水市现有的产业基础,在泵阀、轴承、汽车零部件等领域,引进国外有较强实力的大型研发制造企业,引导本地产业向高端化制造业转型发展,并积极努力在参与建设高铁、大飞机和机器人等国家战略型新兴产业上取得新的突破。
构建以发挥生态优势为核心的环境引资平台。一是着力引进一批高效率、低污染的节水农业、设施农业、精品农业与休闲农业项目,加快推进丽水特色的生态农产业的发展和建设,以带动和提高丽水市农业整体的产业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二是依托本地优质的生态环境优势和“中国长寿之乡”的品牌优势,引导外资参与丽水市旅游、养生、养老产业建设发展,逐渐使其发展成为丽水市特色的支柱性产业。
形成以产业集聚区、开发区(工业园区)为核心的园区引资平台。充分利用丽水市各县区已形成的产业集聚区及开发区(工业园区)的产业优势,形成以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为龙头,青田、景宁、缙云、龙泉等四个省级经济开发区为骨干,各工业园区为支撑的丽水利用外资“1+4+N”引资平台。努力将吸引外资的重点从引进资金拉动经济增长,向引进技术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挥外资在促进本地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中积极的作用。一是高标准打造产业特色鲜明、创新带动效应突出的国际合作产业园,积极推进在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创立“一带一路”、台商、智能设备等特色品牌专业园区或园中园,引导外资企业进一步集聚发展,努力拓展市际、省际、国际合作。二是引进国外的资金、先进技术、管理经验等,提升丽水本地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并引导本地企业积极向文化创意、新材料、绿色能源、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的转型发展。三是积极争取综合保税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的设立,形成丽水的对外开放的新高地,进而从根本上改变丽水对外开放的区位条件和城市地位,主动实现产业升级转型,提升国际化开放合作水平。四是以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核心,开展开放创新综合实验。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新生不久的国家级开发区,应高起点谋划未来的发展,以高标准开展开放创新综合实验,积极创建一流经济技术开发区,努力把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成丽水的改革试验田、对外开放的主战场。
“十三五”期间,为了更好地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构建发展新体制,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产权制度、投融资体制,努力创新引资政策和利用外资方式。
充分发挥民营企业的招商主体作用。创新引资方式,一方面要进一步提升“以民引外”的成效,鼓励外资以并购、收购、合资、融资租赁等方式,积极参与丽水市产业升级转型和地区经济发展,推动民营企业、商会与外资开展项目、品牌与技术上的合作,以资源引项目,以存量促增量,力争“十三五”期间能引进世界五百强及行业领先的企业与丽水本地民营企业进行合作,逐步提高利用外资的规模和水平;另一方面,创新和完善资本市场管理的体制和机制,对接国际资本市场,积极鼓励企业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向境外投资者发行股票,并在境外证券交易所公开上市,进一步开拓引资空间。
建设华侨经济示范区,重点加强服务业引资水平。充分利用丽水市作为浙江省重点侨乡的优势,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一方面,提高引资的“硬件”水平,加快内河港口开放口岸建设,简化商品进出口手续,促进青田侨乡商品城等华侨经济示范区的创新发展;另一方面,进一步优化利用侨资的“软环境”,加大在金融、投资、贸易、通关等领域的便利化改革创新试点,大力吸引侨胞回乡投资创业。结合丽水生态优势,重点引导海外侨胞回乡参与服务业建设和发展。
“十三五”期间,要创新体制、机制,加大对符合丽水市发展战略的引资项目的政策扶持和优惠力度;进一步优化服务机制,充分发挥政务服务平台功能,有效快捷地解决企业经营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有效发挥外资在丽水市经济产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
建立多部门联动跟踪机制,优化引资质量。为保证重大外资项目的落实,明确相关单位及职能部门的职责,为项目落地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不断加强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的软硬件配套和政策指引工作,以提高服务外资水平。
深化管理审批制度改革,增强市场活力。进一步下放外商投资审批权限,简化外商投资项目审批程序,完善代办制,缩短审批时间,进一步简化外资准入的核准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同时,以营造开放、统一、有序的市场环境和公平、公正、公开的法制环境为目标,注重对外资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提高政府服务质量,提升外资发展的环境竞争力。提高行政管理的透明度和内外资的统一性,维护内外资企业的公平待遇,支持外商投资企业与内资企业同等享受国家、浙江省以及丽水市的各级各项鼓励和扶持政策。
以人为本,加快外商投资综合功能区建设。努力改善外资企业的商务环境和人文环境,从体制、机制上,加快金融、保险、产权交易等生产服务体系的改革创新,同时关心并及时解决外商在本地就医、就学、居住、保健和安全等方面的实际问题,进一步营造亲商、重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氛围。
“十三五”期间,丽水市要适应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趋势,并配合国家发展战略,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在更大的范围、更广的领域、更高的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的技术合作与竞争,加快实施“走出去”步伐,促进资源的双向流动,有效提升对核心技术、知名品牌、重要资源、国际市场销售渠道等要素的控制能力。
发挥产业优势,利用政策优势,增强国际竞争力。在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下,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势必会带动海外需求的增长。丽水市企业应顺势而为,抢抓“走出去”发展的战略机遇,一方面着力打造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知名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主业突出、带动作用明显的国际知名企业,增加民营企业“走出去”的实力;另一方面,大力鼓励符合海外需求同时又具有本地特色优势的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分支机构,积极开展对外投资,并借此建立生产经营体系,掌控海外营销渠道,形成全产业链的国际竞争力,参与国际高端竞争。
加强企业间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在企业规模和实力相对有限的情况下,只有加强企业间的相互合作,通过企业“抱团出海”的方式,才能有效地提高丽水市产业的整体国际竞争力。优势互补,鼓励企业不断创新对外投资方式,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支持企业以跨国并购、股权投资、参股开发等多种方式开展对外投资。优化产业空间集聚,提升产业集群水平,促进产业链上下游的关联配套企业进行联动发展,组建产业发展战略联盟,同时实现境外营销组织、渠道的资源共享,以达到企业“抱团出海”、扩大境外市场的占有率。
以政策支持促进技术创新,提高对外竞争力。要营造有利于技术创新的良好环境,通过争取各级政策扶持、资金支持等方式积极支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研究开发,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提升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推动有研发能力、技术密集型企业,利用国外先进的科技资源和丰富的智力资源,设立境外测试中心、研发基地,提高企业竞争力,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品牌。
积极促进企业拓展业务模式,优化资源配置。要强化企业的国际战略布局,鼓励企业间通过兼并重组、强强联合的方式,逐步形成产业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和融资优势,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支持企业承揽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建设工程项目,参与国际工程招投标、境外工程分包,提高境外承包工程的上下游联动,发挥对本地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积极作用。同时配合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在电力、建筑、机械工程等行业,培育一批具有相当规模和国际竞争力的工程承包企业。
积极寻求金融支持,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加强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市场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创新商业运作模式,配合政府的产业贸易发展战略,鼓励金融机构依法依规适度增加对丽水市企业国际化的融资支持;同时,探索建立丽水市企业的融资新机制,鼓励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方式,提高直接融资水平,努力增强资金实力,进一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转变理念,调整思路,理顺关系。深入学习并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在提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水平上更进一步”理论,领会推进新常态下中国经济转方式、调结构的战略方针。结合丽水市实际经济情况,积极转变发展理念,坚持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生态发展之路,争当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示范区和生态经济发展示范区。必须正确理解开放型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协调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以外需调动内需;加强外资引进的同时,还要注重国内的产业安全和本地的环境保护、产业承接;发展高科技产业与促进传统产业转型,以及发展工业与发展现代服务产业并驾齐驱;培育自主品牌和收购国际品牌同步推进;以及企业、地区自主发展与产业、区域协作发展的关系。
“腾笼换鸟”,变被动为主动,开拓发展空间。突破被动式产业承接的思维局限性,主动提高产业的选择性和淘汰率,加速实现以生态产业为主导产业的产业结构。“腾笼换鸟”拓宽绿色发展空间,以换取经济增长新动力。打破“两头在外”的低附加值外贸生产、加工企业的困局,以推动产业集聚,提高要素和资源的使用效率,降低企业的对外依存度,提高产业发展的本地化和安全性,提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以丽水的特色产品为中心,整合和延长贸易产业链,扶持贸易主体,对接配套产业,强强联合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
依托区位特色,合理功能布局,创造发展机遇。把握“国家战略+区域战略”调整的大势,充分发挥丽水市的区位优势,通过加强区域合作,优化功能的空间布局,构建“四区四级两轴”发展格局。以金丽温高速公路和金台铁路为基础,借力“杭长高铁”,加快建设衢宁、衢丽、金台、龙浦四条铁路,进一步加强与海西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带,以及上海自贸区的联系;加快完善丽水机场、高铁等重点基础设施的建设,通过进一步整合公路网和铁路网的物流资源,全方位打造“两纵两横”交通运输网,继续扩大经济辐射范围,形成丽水市作为东中部城市网节点的区位特色;依托丽水市的区位特色,科学规划,合理的布局,大力发展和建设丽水市以加工物流为代表的一系列现代物流产业功能区,提升物流效率,形成丽水市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坚守生态保护的“第一底线”,完善“195”生态产业体系。以供给侧改革为突破口,一方面通过调整贸易投资结构,大力加快本地企业由资源、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智能装备型、环境亲和型、资源开发型、绿色能源型、产业延伸型、跨界融合型等“六型”产业的转型升级,重点培育民宿、机器人制造、电子商务、时尚革制品、资源精加工产业;另一方面则凭借丽水“绿水青山”的优质环境资源优势,加快推动服务贸易和对外经济合作。在推进贸易升级的同时,围绕“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生态养生医疗”,要培育成为千亿级“生态”产业集群,促进丽水市旅游休闲和山水文化产业的国际化,打造丽水的国际品牌。
夯实产业基础,打造核心竞争力。产业转型是开放型经济转型的基础,以壮士断腕之决心,加快实现“绿色GDP”的增长。通过负面清单把关招商引资的“增量”,摒弃过去“拣到篮子里都是菜”的产业发展思路,加大引进适合丽水市生态经济发展战略的“高、精、尖”产业。通过集中治理调优“存量”,逐步淘汰“两低一高”产业,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进程。通过合理利用政府补贴和适度倾斜优惠政策,加大对丽水特色优势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加大对企业技术研发和品牌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快促进丽水特色优势的企业做大做强,提高出口产业和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提升产业的规模和档次,形成全产业链竞争优势。培育和扩大丽水市本地贸易主体——外贸服务企业的数量和规模,延长贸易流通渠道,完善,贸易流通体系;以建设“海外仓”、“无水港”等物流设施为突破口,建设和引进一批现代物流企业,促进物流行业的多元化发展,加快国内物流与国际物流的协作发展进程,逐步形成涵盖出口产品从生产到加工、运输、仓储、分销等各环节的贸易全产业链竞争优势,进一步推动贸易规模扩张和贸易水平的提高。
以国家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扶持政策为基础,市场为主导,加强丽水第一比分网各部门之间,政府与企业、行业协会之间,政府与教育研究机构之间的协同创新,完善支持丽水市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外经贸政策体系建设。
部门协调,创新体制机制,提高政策服务水平。完善外经贸发展基金项目的审批、运行、管理机制,鼓励企业扩大参展规模,提高企业知名度,开设国内外展销会的信息平台,提供更加完善信息服务,为外贸企业提供信息保障;提高丽水市企业参展的积极性,并适当调整展位向生产高科技、高附加值出口产品的企业倾斜,降低各类企业的参会成本,帮助具有发展潜力的丽水市企业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同时,深化金融改革,加快金融体制创新,改善企业生产资金紧张的局面,鼓励企业申请出口信贷和出口信用保险,降低企业出口风险,为外贸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开设政府涉外法律咨询窗口,及时向企业提供法律援助,为开放型经济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加强与产业政策的协调,加大对丽水特色优势产业的政策扶植力度。一方面,加大对高技术含量的出口产品,如特种纸、新材料、缝纫机、汽摩配等主要贸易产品生产行业的政策扶持力度,提高出口档次,树立国际品牌竞争优势,着力打造一批具有丽水特色的出口龙头企业;另一方面,适度降低政策门槛,加大对符合丽水市长期发展需要的战略型新兴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促进形成丽水市新的品牌竞争力。
加强对本地企业“走出去”的政策引导和政策扶持,加快资源双向流动。一方面,发挥政府平台的作用,积极鼓励和帮助资质达标的大中型企业加快“走出去”的步伐,主动参与国际竞争,进一步增强企业实力,提高在国际市场知名度;另一方面鼓励同行业,甚至跨行业的小微企业“抱团出海”,突破小微企业在规模、资质上的瓶颈,保障丽水企业加快国际化的进程。
协调行业组织,加强政策引导,实现模式创性。加强政企合作,加快建设以行业为单位的对外经济贸易窗口平台建设,以政府政策为导向,依托行业协会,鼓励缝纫机、铅笔等主要贸易产品的生产企业展开同行业的企业合作,整合优势资源,建立统一的“窗口制”外经贸平台,避免同质企业间的恶性竞争,开创资源共享、信息互通、风险共识的“组团竞争”格局,形成全体利益最大化的组织保障体系。
适应人口素质和结构变化,建立健全政府调控、市场配置、企业自主用人、人尽其才的劳动力市场保障机制。加强开放型经济人才的引进和开发,高度重视外贸职业教育,促进社会各界通过多元化手段,加大对专业人才的投入。鼓励外贸企业提高人力资本投资比重,支持员工踊跃参加学习培训,结合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需要,提高企业员工整体的技术能力和技术水平。
大力培养国际商务人才,扩大人才领域的国际交流,促进和吸引高端国际人才长期为参与丽水的发展建设。加强政、企、学、研的交流合作,积极组织和引导社会智库为外资、外贸等领域的发展决策提供理论和学术咨询,并积极参与政府、企业的发展规划设计,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为开放型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以打造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以及扩展“互联网”思维为抓手,协调内贸和外贸的联动发展,调结构、促平衡、重创新,提增长,挖潜力,求转型。
加快互联网技术和电子商务发展与外经贸发展的融合。加快推广移动互联网、云计算技术,提高出口产业的信息化水平;普及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运用,牢牢把握国内外市场的变化。以“互联网”技术实现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与“海外仓”、“无水港”等现代物流体系的对接,实现贸易方式的升级。
促进内外贸电子商务的有机融合和快速健康发展。创建电子商务示范园区为契机,通过政策引导、宣传普及、孵化培育、重点推动,营造良好的电子商务发展环境。鼓励企业利用现代信息化整合内部资源,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生产、销售、管理等领域。转变外贸企业主要靠实体展会洽谈业务的传统模式,提高电子商务在拓展国际市场中所占比重。进一步建设运营好丽水国际电子商务应用平台,不断提高平台知名度,创新平台服务功能,提高平台使用成效。鼓励主要出口行业利用成熟的大型跨国电子商务平台创新贸易模式,拓展贸易渠道,降低经营成本。建设丽水市电子商务产业基地,吸引电子商务企业,研发、培训等相关机构入驻园区。
通过加快普及“互联网”技术,推进进出口货物电子监管的建设基础,提高进出口安全性和通关效率。加快直通放行、绿色通道等便利化措施的建设,积极探索特殊产品特殊通关的办法,优化通关环境。提高通关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加强检验监督体系建设,完善进出口商品法定检验监督管理制度。
措施 | 目标 | 具体内容 |
培育贸易主体 | “大贸易”环境下,加强贸易环节的中间流通功能,强化和延长贸易产业链;加强商贸企业的内外贸联动,实现“大流通”发展。 | 以特色产品、特色产业为中心,各县区培育和组建2-3家专业商贸企业;以丽水市区(含莲都区、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中心,扶植1-2家大型商贸企业,扩大规模、做大做强。 |
外贸产业升级 | 加快由能源密集型发展模式转型技术型发展模式,增加高技术型企业的数量;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将产业链由生产延伸至设计与研发;加快由价格竞争转向质量竞争,提高核心竞争力。 | 推动新材料、特种纸等技术孵化基地的建设,鼓励企业对研发的投入,加强同质企业的合作。争取在期末建立1-2个新材料孵化基地,2-3个特种纸孵化基地,1-2个食用菌提取液孵化基地。建成1-2家玩具设计研发机构,2-3家家用缝纫机设计研究院,2-3家LED灯研发机构。全市研发强度提高30%左右。 |
增强集群优势 | 建设工业园区,重点培育缝纫机、木制玩具、生态农产品、五金工具、汽摩配、铅笔、节能灯等外贸产业集群基地。 | 争取期末建成缝纫机、木制玩具、生态农产品、五金工具、汽摩配、铅笔、节能灯等7个工业园区和外贸产业集群基地。每个集群基地中形成年出口产品超过千万美元的大中型企业4-6家,出口额年均增幅达到3-5%。 |
打造自有品牌 | 着力培育具有丽水特色的自有品牌建设,推动贴牌生产实力较强的企业建立自有品牌。 | 培育2-3个木制玩具品牌,1-2个家用日用品品牌,2-3个缝纫机品牌,4-5个特色农产品品牌。争取自主品牌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30%以上,出口额年均增幅达到3-5%以上。 |
发展跨境电商平台 | 重点打造现代物流体系,合理布局交通系统网络。大力培养和引进电子商务人才。 | 期内完成“无水港”的建设并投入使用。每年组织政府人员参加电子商务培训次数3-5次,本土企业员工赴阿里巴巴等大型电商企业培训6-8次。跨境电商出口额年均增幅达到20%以上。 |
提升物流体系 | 着力打造各个县市的海外公共仓,鼓励大型优质企业在海外建立贸易公司,加快窗口制贸易平台的建设。 | 争取期内在每个市县均建立1-2个市县共建的海外公共仓,在海外设立10-15家贸易公司。推动每个市县的出口额年均增长3-5%,每个市县新增5-7家走出去的企业。 |
序号 | 类别 | 指标名称 | 单位 | 2015年 | 2020年 | 年均增长(%) |
1 | 对外贸易 | 外贸进出口 | 亿美元 | 33.6 | 40 | 3.5% |
2 | 出口 | 亿美元 | 31.4 | 35 | 2% | |
3 | 进口 | 亿美元 | 2.2 | 4 | 13% | |
4 | 利用外资 | 实际利用外资 | 亿美元 | 2.18 | 10 | / |
5 | 外经合作 | 境外投资 企业家数 | 家 | 82 | 100 | 4% |
8 | 服务贸易 | 对外服务贸易 | 万美元 | 110897 | 135000 | 4% |
9 | 其中:服务外包 | 万美元 | 121 | 300 | 20% |
备注:利用外资有关指标2020年预测数为“十三五”期间的累计数,外经合作有关指标为累计数。
县(市、区) | 主要产业 |
莲都区 | 休闲旅游、农产品深加工、星级酒店 |
龙泉市 | 现代农业、农产品深加工、竹木产品深加工、汽配研发中心 |
青田县 | 国际养老产业、星级酒店、教育、医院、华侨进口商品城 |
云和县 | 文化创意产业、民宿、休闲旅游、木制玩具 |
庆元县 | 生态农业、农产品深加工、竹制品深加工、铅笔 |
缙云县 | 高端装备制造、五金机械制造、外资研发中心、休闲旅游 |
遂昌县 | 休闲旅游、养生项目、金属制品深加工、特色小镇 |
松阳县 | 不锈钢、竹木创意产品、星级酒店、民宿 |
景宁县 | 生态农业、休闲旅游、中药研发 |
丽水市经济开发区 | 通用设备制造、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大型贸易、配送中心和现代服务业、外资研发中心 |
附件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