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比分网

图片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市水利局 >> 规划计划 >> “十一五”及以前(已归档) >> 专项规划
瓯江干流丽水市本级段砂石开产利用规划报告
发布时间:2008-04-11 11:37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市水利局
前   言
瓯江干流玉溪电站至开潭坝址段河道,全长为41.7km。玉溪电站至大港头称龙泉溪,即干流的上游段,河长4.42 km,河宽100~200m;大港头以下至开潭坝址称大溪,即干流的中游段,河长37.28km,河宽220~800m,其中碧湖至丽水城区河道宽为400~800m 。河道中有不少边滩和江心洲,其中较大的江心洲有对门圩、吴村圩、红圩及枇杷圩。本河道属山溪性河道,沿线山高坡陡,滩多流急,水深随季节性变化大,河道比降为0.7~0.8%。
随着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规模的扩大,市场对黄砂资源的需求量逐年增加。河道中黄砂被大量开采,引起河床下切,深泓摆动,河势改变,从而危及堤防的安全,无序采砂造成有限的黄砂资源迅速枯竭等等。为此,丽水市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加强河道采砂管理,打击违法采砂行为,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还存在部分河段采砂秩序混乱,超采乱挖现象严重,河道采砂管理不协调等问题。为使采砂工作有章可循,切实加强河道采砂的管理,在确保防洪和通航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瓯江玉溪电站至开潭坝址河段黄砂资源的综合效益,满足丽水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受丽水市水利局的委托,我院承担了瓯江干流上述河段河道采砂规划的编制工作。
本次规划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对砂石资源需求进行分析,对不同河段划定可采区、禁采区和禁采期。分析计算黄砂蕴藏量、可开采量及采砂深度,确定采砂的作业方式,明确弃渣的处理意见,对采砂后环境影响进行评价、河道防洪能力进行分析,编制相关的图件等。
我院于2004年9月通过投标获得丽水市水利局的委托合同,进行瓯江干流丽水市本级段河道采砂规划的编制工作。11月向丽水市水利局做了中间成果汇报,12月11日丽水市发展计划委员会和丽水市水利局联合组织召开了审查会,来自丽水市人民政府、莲都区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的专家和领导对规划报告(送审稿)进行了认真的审查,2005年5月8日丽水市人民政府召开常务扩大会议对报批稿进行了审定,专家和领导在充分肯定规划成果的同时,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项目组根据专家和领导审查意见,对规划成果进行了修改,现提交规划成果。本次规划在现场查勘、资料收集和规划过程中得到丽水市水利局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在此致以衷心的感谢!

1基本情况

1.1 地理位置

瓯江干流玉溪电站至开潭坝址段河道,地处瓯江中、上游,位于丽水市莲都区境内,介于东经119°42?至119°57?,北纬28°17?至28°25?之间。东邻青田县,西接云和县、松阳县,南与景宁畲族自治县交界,西北与武义县相依,东北与缙云县连靠。

1.2 社会经济

莲都区是丽水第一比分网驻地,是全市政治、经济、交通、文化的中心和浙南重要的物资集散地。耕地面积11.16千公顷,到2003年底人口为36.58万。该区经济以农业和轻工业为主,森林和水力资源丰富。主要经济作物有香菇、中药材、毛竹、茶叶、水果等,其中水果已跨入全国百强县行列。境内动植物资源种类繁多,属国家保护的动物有20多种,畜牧业主要有猪、牛、羊、家禽等。玉溪等大中型水电站工程先后建成投产,开潭水电站也已完成初步设计,即将开始兴建。水力资源开发,对促进本区经济的发展,改善山区人民的生活具有重大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本区社会经济发展很快,尤其是金温铁路、金丽温高速公路及龙丽一级公路的建设,交通状况进一步改善,为经济更加快速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1.3 水文气象

本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降水充沛、四季分明,日照和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在17.5~20.5°c,是我省高温酷热地区之一。年际变差较小,中上游山区冬季最低气温约-7.7°c,夏季极端最高温度为41.5°c。
本区降雨时空分配不均,春季雨日较多,夏季暴雨集中,易发生洪涝,夏秋季受台风影响,雨洪持续出现,冬季雨量较少。二至六月是春夏东南季风期,降雨量占全年的50~60%,洪水发生在这个时期。七至九月,盛行东南季风,雨量偏少,气温高,往往形成夏季干旱,山坑、小型塘库常处于断流干枯状态。如遇台风过境,又会产生洪涝灾害,造成巨大损失。多年平均降雨量1468.3mm,最大年降雨量2121.8mm,最少年降雨量984.5mm。多年平均降雨163.8天。

1.4 地质地貌

瓯江流域大地构造位置属西太平洋第二复式隆起带,地质构造基础相当复杂。中生代以来,流域内发生过多次地质构造运动和火山喷发活动,尤以燕山运动影响最大,奠定了地质构造的基本格局。流域地质以火山岩、侵入岩等刚性岩石为主体,其次为变质岩及海相沉积岩。地质构造在流域的表现以断裂运动为主,局部的褶皱作用为次。断层纵横交错,局部密集成带,大片火山岩覆盖,以及有规律分布的沉积盆地,构成了流域的主要地质地貌。在中、上游,地层组合比较简单,第四纪地层主要有洪积、洪冲积、堆积等,厚2~14米,多为亚粘土、亚砂土、砂卵石,主要分布在河谷、沟谷中。在下游滨海平原区,第四纪地层的沉积类型却比较复杂,有冲积、湖积、海积、海陆交互沉积等,沉积厚度最大达160米,有2~3层的冲积砂砾石层。
瓯江流域属多元地貌结构,按照地质成因分类,可划分为:①山地地貌,下属断块状中山、断块状低丘、浑圆状低山、馒头状高丘、垅状低丘等5个亚类;②河谷地貌,下属山前洪积、河谷洪积等2个亚类;③平原地貌,下属洪积冲积、海积冲积、海积和潮滩等3个亚类;④海岸地貌,下属海积平原岸、海蚀山地港湾岸等2个亚类。此外,还有一部分河漫滩、心滩、心洲、沙堤等河流沉积地貌。流域总的地势是西南高、东北低,境内山地面积广、起伏剧烈;滨海平原、地势平坦,地表向海微缓倾斜。山脉、盆地、平原、海岸及蜿蜒其间的水流,错落有致,构成了流域地貌的基本格局。

1.5 土壤植被

区内土壤种类较多,主要有黄壤土、红壤土、水稻土。黄壤土主要分布在海拔700m以上的中山地带,该土层厚,宜于发展林业和茶桑果园等。红壤土主要分布在海拔700m以下的低山丘陵地带,宜发展经济林、药材等。水稻土主要分布在海拔350m以下的河谷盆地和平原地区,是主要耕作土壤,种植粮食和油料作物等。
山区自然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现除边远山区尚有一部分半原生状态的自然植被外,原生植被绝大部分已被改造和利用,从50年代后期开始,一度遭到乱砍滥伐,局部地区植被稀少,水土流失。近年来已重视水土保持工作,水土流失状况得到较大的改善,森林植被逐渐恢复。

1.6 河道概况

瓯江发源于龙泉与庆元交界的百山祖北麓锅冒尖,流经龙泉、丽水、青田、温州等地,由西往东汇入东海。干流长度为384km,流域面积为18217km2,是我省第二大河。玉溪电站至开潭坝址段河道,全长为41.7km。玉溪电站至大港头称龙泉溪,即干流的上游段,河长4.42 km,河宽100~200m;大港头以下至开潭坝址称大溪,即干流的中游段,河长37.28km,河宽220~800m,其中碧湖至丽水城区河道宽为400~800m 。河道中有不少边滩和江心洲,其中较大的江心洲有对门圩、吴村圩、红圩及枇杷圩。河道的主要支流有松阴溪、宣平港、太平港、好溪等,规划河道属山溪性河道,沿线山高坡陡,滩多流急,水深随季节性变化大,河道比降为0.7~0.8%。

1.7 目前存在的问题

尽管丽水市在河道采砂管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建立了河道采砂管理机构,落实了相关管理人员,建立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加强了巡查和执法力度,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由于种种原因在实际工作中还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有些地方河道采砂管理难度大,乱采滥挖等现象依然存在,致使天然河道的原有功能削弱,局部河段行洪受阻,河道的自然景观遭到破坏。目前,规划河段采砂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引发河势改变,危及堤防安全;
 黄砂资源是良好的建筑材料,但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及相应的管理办法,砂石开采不规范,从而引起主流岸线或河势的改变;另外,由于采砂距离堤脚越来越近,危及到江堤的安全,也影响现有取水设施的取水条件。
(二)降低河道行洪能力;
近年来,该河段的砂石开采缺乏有序调控,采砂量越来越大,开采后的弃碴又随意倾倒在江道中,形成一个个小山丘,缩窄了行洪断面,降低了河道行洪能力。
(三)破坏生态系统,影响城市景观和旅游景观;
河道内采砂乱掘等现象比较严重,无序采砂造成河床断层和局部堆高,破坏河流的自然形态,对河底的生态系统也是严重的破坏,并直接导致河流形态多样性和生态群落多样性的消失;砂石开采不规范,而且开采后的弃碴随意堆放,甚至直接丢弃在江中,影响了城市景观和旅游景观。
(四)影响江道航运;
河段中多处航道通航水深不足Ⅵ级航道标准,加上砂石开采后的弃碴在航道中任意丢弃,严重减小了航道水深,影响通航和危及航运安全。
(五)浪费宝贵砂石资源
砂石是一种宝贵的国有资源,也是一种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现状由于采砂设备简陋,工艺水平较低,造成砂石资源的严重浪费。

2 采砂规划必要性

 
河道砂石开采利用是一项社会得益、航运条件改善、一举多得的综合性工程,是一项造福于民的德政工程。规划实施对于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面貌都有着直接的意义。为更合理地对砂石资源进行综合利用,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迫切需要对有限的砂石资源按禁采区、商业性开采区、公益性开采区进行划分。采砂规划必要性归纳如下:
(一)     满足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砂石资源是重要的建筑资源,随着丽水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规模的扩大,使市场对砂石资源的需求逐年增加。良好而稳定的砂砾石,是沿江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资源保障。而保护瓯江水生态环境,也是瓯江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前提条件,更是沿江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因此,系统开展瓯江规划河段河道砂石开采利用,综合协调上下游、左右岸以及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促进砂石资源的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 提高河道防洪能力的需要
近年来,为了提高河段两岸的防洪能力,该段河道相继开展了标准江堤的建设。但仅仅通过加固加高堤防还是远远不够的,目前,由于河道天然淤积、人为设障以及不规范的开采砂石等因素已造成了本河道的行洪不畅。因此,为提高本河道的行洪能力,有必要对该河道实施规范的砂石开采。
(三) 恢复河道原有功能的需要
天然河道除了满足行洪、排涝等功能外,还具有航运、灌溉、供水、旅游、自然景观等各项功能。随着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河段实施了大规模的采砂活动,开采砂石后的弃碴随意堆放,致使天然河道的原有功能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造成河床抬高,水质变差,城市品位受损等等。因此,需要规范的砂石开采,达到恢复河道的原有功能。
(四)依法治水、规范管理的需要
为了确保河道砂石开采后河道各项功能的正常发挥,河道砂石开采要通过工程措施和管理措施相结合,必须通过规范的管理才能实现。因此,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是协调各种矛盾的依据之一,是依法治水和规范管理的需要。
(五)保护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的需要
由于近年来水土流失、不规范的砂石开采等原因,造成河道淤积,削弱了天然河道的原有功能,影响了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为此,必须要规范河道砂石开采,更好地保护两岸自然山水资源和河流廊道内湿地生态环境。
(六) 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需要
由于瓯江沿岸村组、村民擅自对外发包,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同时也因此造成村组内部以及村与村之间的利益纠纷,引发集体上访,聚众闹事,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为此,必须要规范河道采砂,实行按规划有秩序合理开发国有资产,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3 规划总则
3.1 指导思想
河道采砂规划要以丽水第一比分网“生态立市、工业强市、绿色兴市”发展战略为指导,围绕社会经济发展这一中心,坚持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原则,科学规划,依法管理,合理开发,支持发展,保护河道,促进河道良性循环。
3.2 规划目标
(一)改变不规范无序的砂石开采、弃碴乱堆等一系列问题,进一步强化河道管理和矿产资源管理;
(二)确保砂石开采不影响堤岸、沿岸水工、港工、桥梁等涉河建筑物、构造物安全;
(三)力求稳定和优化河势,提高河道的行洪能力,维护和改善河道的各项功能;
(四)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一定程度地提供城市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的砂石需求,支持社会经济发展。
3.3 规划原则
有利于促进丽水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河道的泄洪,降低洪水位,确保堤防和水工、桥梁等涉河建筑物的安全;有利于水利部门对河道的管理和与相关部门的工作协调;有利于旅游资源及砂石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维持并改善水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有利于河道航运业的发展,提高通航能力。
3.4 规划内容
(1)采砂现状分析;
(2)砂石需求量分析;
(3)划定禁采区、可采区和开采期、禁采期;
(4)砂石供应量分析;
(5)确定砂石开采的作业方式;
(6)提出弃碴的处置方式;
(7)提出砂石开采管理要求;
(8)对环境影响进行评价;
(9)提出规划河段砂石开采的经济评价;
(10)编制相关的图件。
3.5 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
(6) 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办法。
(7)《浙江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
(8)《丽水市河道采砂管理暂行办法》
(9)《浙江省河道采砂规划编制导则(初稿)》。
(10)《瓯江干流玉溪电站至开潭坝址河道疏浚规划》。
(11)《丽水市本级河道整治规划》
(12)《丽水市城市总体规划》
(13)《丽水市城市防洪规划》(修编)
(14)《瓯江航运规划》
(15)《丽水市碧湖区块水利综合规划》
(16)《瓯江流域综合规划》
(17)《瓯江防洪规划》
(18)《瓯江(玉溪——开潭段)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编制大纲》
3.6 规划范围
规划的主要范围为瓯江干流玉溪电站至开潭坝址,长度为41.7km。
根据城市规划,砂石开采利用规划的范围还包括:
松阴溪通济堰至大溪汇入口。
宣平港港口大桥至大溪汇入口。
太平港联城大坝至大溪汇入口。
好溪好溪堰至大溪汇入口。
3.7 规划水平年
规划基准年2003年,
近期规划水平年2010年,
远期规划水平年2020年。
4 江道水文、地质
 

4.1 河床特征及江道演变状况

规划河段属瓯江中游河段(大港头至湖边村),河床比降为0.7%,平均河宽400~800米。自大港头起,河床较为开阔,但河床不稳定,河道因砂洲阻隔分叉多;两岸有坍塌,以九龙-----吴村圩河段最烈,左岸多台地,并流经碧湖盆地,至四都河谷又缩窄,进入丽水城区盆地,河床开阔,但至古城虎头山以下河流又进入山谷之中,在石帆、海口、大路等处有小片台地,水面坡降稍平,但河床仍多为卵石,直径5~10厘米。
瓯江潮区界以上为干流河床,受两岸岩山的控制,河型演变不大。但在一些河谷盆地和台地,历来变化比较强烈。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对部分河段的河型也产生了一定影响。碧湖镇在古代是一片空旷洼地,江水横溢,经开垦后已成为上、中游的重要集镇和产粮区。沿江两岸防洪堤工程的建设和河道的整治也对河床的形状产生了影响。紧水滩、石塘两座大、中型水电站的建成,使上游河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河流水面坡降已转为平缓,原有浅滩已大部分变成深水区域,航运条件改善,大溪流量得到调节,洪峰流量削减,对丽水市区和碧湖平原的防洪减灾有重要作用。

4.2 径流

规划河道的径流丰枯变化与降水量的年际、年内变化基本同步。域内多年平均年径流深为1060.0mm左右,域内各有关站多年平均年径流深为:玉溪1050.4mm,开潭934.5mm,松阴溪的靖居口947.8mm,宣平溪的上显滩904.4mm,好溪的黄渡860.6mm。流域年径流总量193.0亿m3。受降雨量年际分配不均匀性的影响,河道径流年际间变化较大,径流量丰枯值比达三倍以上。径流量在年内分配的季节性变化也很明显,最大值一般出现在6月份,约占全年径流量的20%,最小值在12月,约占全年径流量的2%。

4.3 泥砂

本次规划泥砂分析根据瓯江流域综合规划报告选用大溪的玉溪、松阴溪的靖居口、宣平溪的上显滩、好溪的黄渡和大溪的开潭等五站观测资料。各站多年平均含砂量成果见表4-1。
 
表 4-1   多年平均含砂量成果表
站名
集水面积
(km2
多年平均流量
(m3/s)
多年平均径流量
(亿m3)
多年平均含砂量
(kg/m3)
玉溪
3407
113.4
35.8
0.147
靖居口
1857
55.8
17.6
0.132
上显滩
806
23.1
7.3
0.223
黄渡
1270
34.6
10.9
0.230
开潭
8544
253.0
79.8
0.164
由表4-1可见,规划范围多年平均含砂量在0.132~0.230kg/m3,表明本规划河道是少砂河流。
进入本河段砂量的主要河道有龙泉溪、松阴溪、宣平溪、好溪及各支流。由上表可知:龙泉溪玉溪站进入本河段的悬移质砂量为52.6万T(不考虑推移质砂量);松阴溪靖居口站进入本河段的砂量为27.8万T;宣平溪上显滩进入的砂量为19.4万T;好溪黄渡进入的砂量为30.1万T;各支流进入的砂量为18.1万T,本河段的多年平均进砂量共计为148.0万T。
规划河道的下边界断面为开潭。多年平均径流量为79.8亿m3,多年平均含砂量为0.164kg/m3,经计算多年平均悬移质输砂量为130.9万T,推移质出砂量按悬移质输砂量的20%计算,即总出砂量为157.1万T。由于玉溪电站的建成,龙泉溪的推移质砂量不计入,故开潭站的多年平均出砂量为146.6万T。
由上述分析计算可知,在开潭大坝未建成前,本河道的进砂量略大于出砂量,表明本河段进出砂量基本平衡。但随着植被改善、开潭大坝的建成,进出砂量将会改变,总体上砂量将得到一定程度地弥补。
规划河段的水土流失强度(输砂量)与降水量的大小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对各站的年输砂量与年径流量分析可知,各站的年输砂量变化与年径流量变化存在着一定的规律,各站年径流量大的年份,年输砂量相应较大,而年径流量小的年份,年输砂量相应也较小,即说明水土流失强度(输砂量)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受降水量(径流量)变化影响。

4.4 河道及两岸地质

为更好地查明规划河段的砂砾料分布及含量情况,本次规划进行了地质勘查,共布10个横断面,每个横断面布置钻孔3只,为弥补横断面布局距离太大的不足,充分利用了勘查河道段原有桥梁的资料,对砂砾料进行定位和颗粒级配加以说明。
1、综合本次勘察钻孔资料和利用的桥梁资料,本次勘察河道基岩以上的砂砾料层共划分为5大层9亚层。分述如下:
①层圆砾:层位不稳定,呈透镜体分布,层厚1.20—2.81m,层顶标高65.04—69.59m。一般分布于砂洲及边滩上的表层。
②-1层粉砂:层位较稳定,但层厚变化较大,位于砂洲上较厚,边滩上较薄,层厚0.40—7.50m,层顶标高40.90—70.50m。
②-2层细砂:层位不稳定,多呈透镜体分布,夹于粉砂层中,层厚0.60—5.00m,层顶标高49.93—54.30m。
②-3层中砂:层位不稳定,呈透镜体分布,夹于粉砂层中,层厚0.60—2.70m,层顶标高43.93—67.20m。
③层砾砂:层位不稳定,混于④层圆砾中,呈透镜体分布,层厚3.00—6.40m,层顶标高41.60—70.00m。
④层圆砾:层位稳定,一般分布于边滩及砂洲中部,层厚1.24—8.80m,层顶标高38.70—67.00m。
④夹层细砂:层位不稳定,呈透镜体分布,与圆砾层形成不同时期二元结构,局部夹有砾砂、中粗砂层,层厚0.30m,层顶标高50.70m。
⑤层卵石:层位稳定,分布于河床及砂洲底部,层厚2.00—26.60m,层顶标高34.87—67.48m。
⑤-1层含粘性土卵石:分布于卵石及基岩之间,层厚1.25—6.68m,层顶标高32.80—61.88m。
2、以上各砂砾料级配见各横断面砂砾料各层级配特征表。
3、综合上述:3-3、4-4及10-10等横断面区出砂率多,5-5、6-6及7-7等横断面区出砂率中等,1-1、2-2、8-8及9-9等横断面区出砂率较少。整条河道砂砾料级配从上到下颗粒逐渐增大,一般砂层分布于砂洲及边滩浅表,砾石分布于砂洲中部及河床两侧,卵石分布河床底部及砂洲较深处。
4、碧湖平原基岩为流纹质晶屑熔结凝灰岩、砂岩、砾岩等,卵砾石层承载力标准值fk=0.2~0.35Mpa。
5、丽水干堤两岸基岩为粉砂岩、砂砾岩,卵砾石层承载力标准值fk=0.2~0.35Mpa。
  
表4-2 砂砾料分布特征表
 
横断面号
位置
现地面标高(m)
基底标高(m)
砂砾石层厚度(m)
1-1
松阴溪口
69.59~70.50
<60.49
>9.10
2-2
大港头渡口
65.30~68.18
<56.87
>9.70
3-3
前村
64.35~67.40
<57.70
>9.50
4-4
石埠码头
64.10~65.51
57.34
7.70
5-5
赵村
56.90~59.50
53.60
5.60
6-6
九龙
56.10~59.50
<50.90
>9.00
7-7
岩头下
51.50~54.30
42.70
8.80
8-8
宣平港下
48.80~50.70
<40.20
>9.10
9-9
古城
40.90~46.53
<35.90
>9.00
10-10
开潭水位站
38.70~49.20
<33.70
>9.00
11-11
碧湖大桥
57.72~64.63
54.03~55.93
5.72
12-12
石牛大桥
46.39~53.80
44.39~48.80
2.00~6.10
13-13
敏河大桥
44.60~49.93
30.03~34.65
9.95~19.90
14-14
溪口大桥
42.43~46.04
34.89~37.66
4.77~10.75
15-15
小水门大桥
39.35~42.20
32.60~35.35
4.00~7.35
16-16
紫金大桥
39.10~50.68
28.60~37.40
4.20~16.10
17-17
塔下大桥
34.87~42.07
12.97~29.07
8.80~29.10

 

5 砂石资源需求分析

5.1 总需求量分析

砂石资源是重要的建筑资源,随着丽水市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对砂石资源的需求将持续高涨。砂石资源是住房、交通、城建、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必不可少的资源。本次规划对砂石资源所需比较集中的几个建设领域收集了部分资料进行分析,因砂石资源的需求面太广,难以较完整的分块进行预测。相对而言,房屋建设统计资料比较完整和可信,规划统计分析了现状年房屋建设所需砂石资源,再按房屋建设所需投资占整个基础设施投资的百分比进行放大得到现状年基础设施建设所需砂石资源总量。规划水平年砂石资源的需求预测将按指标法进行,年均增长指标的预测将分两种方法进行。一是按照整个丽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及到2020年发展思路进行预测;二是按单以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局部一块如城市建设发展速度进行预测。
5.1.1 现状砂石需求量
建筑工程分房屋建筑工程和其他建筑工程两类,房屋建筑工程用砂量采用单位建筑面积用砂量方法预测得到,再根据年鉴统计资料,估算房屋建筑工程投资占建筑工程总投资的百分比数据,考虑建筑工程每单位投资用砂量一致,进行建筑工程用砂量总体放大。预测现状年建筑工程总用砂量:
—现状年总用砂量  万m3
—现状年房屋建筑面积  万m2
— 每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用砂量  m3
— 房屋建筑工程投资占建筑工程投资百分比
根据建筑工程定额及有关统计资料分析,每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用砂量为0.2m3/ m2,根据年鉴统计资料分析,房屋建筑工程投资占建筑工程投资百分比为25%。规划现状年用砂量预测成果为:
=69×0.2×4=55万m3
5.1.2 规划水平年砂石资源需求量分析预测
方法一:按照丽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及到2020年发展思路,“十五”期间前四年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9%,“十一五”期间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十二五”、“十三五”期间丽水经济将持续蓬勃发展,进入经济发展加速起飞期,人均GDP预期在2012年前后超过3000美元,有望在2020年实现翻一番,超过6000美元。本次规划2011年至2020年生产总值年均增长按照“十五”、“十一五” 期间生产总值及2012年至2020年人均GDP增长趋势综合测算为9.05%。假设国民经济发展运行过程中,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年均增长趋势与总的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趋势接近。因此规划水平年砂石资源需求量按下式预测:
预测结果见下表:
表5-1  丽水市本级规划年份用砂量预测表1


年份
2003年
2004年
2010年
2020年
用砂量(万m3
55
63
117
278


方法二:按单以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局部一块如城市建设发展速度进行预测。
按照丽水市城市总体规划,丽水市2004年城市人口为19.89万人,2010年将达到32万人,2020年将达到60万人。假设城市建设发展速度均衡,因此2005年至2010年所需城建用砂量将年均增长8.26%,2010年至2020年所需城建用砂量将年均增长6.49%。假设基础设施建设如交通、水利等其余各块也将按这一速度持续增长,则规划水平年总砂石资源需求量按上式计算,预测结果见下表:
表5-2  丽水市本级规划年份用砂量预测表2


年份
2003年
2004年
2010年
2020年
用砂量(万m3
55
63
101
189


上述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按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指标进行砂石资源需求预测,第二种方法是用城市建设发展的年均增长指标进行砂石资源需求预测。而从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业化进程分析,丽水市将步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国内生产总值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三产业的比重明显上升,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后劲为技术创新能力,砂石资源实际需求的年均增长指标应该低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指标,因此按第二种方法预测的需求量将更加符合砂石资源的实际需求情况。

 

6砂石开采控制规划

6.1 流域规划基本情况
本次实施河道砂石开采规划的玉溪电站至开潭坝址段属瓯江流域,因此,本规划必须服从流域规划及与其它专业规划相协调。
流域规划:
为适应瓯江流域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序、高效地治理开发瓯江流域,浙江省水利厅委托省水电设计院已完成《瓯江流域综合规划报告》。
涉及到的相关规划有:《瓯江(玉溪——开潭段)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瓯江干流玉溪电站至开潭坝址河道疏浚规划》、《瓯江干流交通航运规划》《丽水市本级河道整治规划》、《碧湖区块城市水利综合规划》等。这些规划对河道砂石开采提出了一定的要求,现将相关内容归纳如下:
(一)采砂疏浚规划
通过对河道的地质勘测分析,计算出砂石蕴藏量及可开采量,确定河道疏浚采砂的开采区、限采区、禁采区及开采深度,拟定弃渣处置方式及堆放位置。
采砂与河道疏浚相结合,拓浚航道,逐步恢复河道的通航能力,提高河道的防洪能力。
(二)     航道规划
航道拓浚与河道采砂疏浚相结合,根据交通航运规划并结合水运航道的总体布局及发展,征求地方对航运的意见要求,通过规范采砂,维持并优化河道河势;疏浚主河道,增加水深;协调上下游电站的运行,做到合理调度;使河道尽可能满足航运要求。
(三) 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大溪水生态系统承受越来越大的压力,环境要素的变化超出了自然界自身能力可恢复的范畴,因此迫切需要进行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是基于河道多样性和生态多样性的双重考虑,通过人为的适当干扰,特别是结合河道采砂和航道规划,按照河道的自然形态加以恢复。
(四)干堤加固规划
堤防应根据不同的保护范围及保护对象的重要性分别确定不同的设防标准。针对瓯江流域洪水的特点,河道坡陡流急,洪水暴涨暴落,防洪治理应因地制宜。因此,为避免两岸农田遭受洪水冲毁造成堤岸坍塌,堤防以防冲不防淹为原则,加固护岸工程;城镇河段堤防,应封闭各保护区的堤防,形成合圈,保障规划设防标准以下的洪水不进入保护区,使堤防既防冲又防淹。
目前,大溪莲都区段已完成干堤加固规划:①碧湖平原;大溪自大港头至宣平港出口左岸至北面山脚之间的山间盆地称为碧湖平原。该平原西靠山丘、东临大溪,面积约45km2,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地面高程在71.0~55.4m之间,干堤长为22.0 km。九龙村对岸下沙溪农田面积1.38万亩,亦需筑堤御洪,堤长2.70km。防洪干堤均为4级。②丽水干堤;丽水干堤由大溪南、北两岸防洪堤,好溪东、西两岸防洪堤组成。大溪北岸防洪堤主要是保护主城区,自溪口至古城堤长4.70km。南岸防洪堤自桃山大桥至龙潭背,堤长4.77 km。好溪东岸下游段防洪堤自金温铁路与雅坑溪交汇处的铁路桥涵起至前山,堤长为2.89 km,上游段自河村至雅坑溪出口,堤长为2.3 km。好溪西岸防洪堤自好溪堰坝起至古城,堤长为5.50km。丽水干堤加固共计长度为20.16 km,防洪干堤均为3级。
6.2 采砂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九十年代以来个体采砂业发展很快,不规范开采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过渡无序和不规范的开采,不仅造成黄砂资源的流失,而且也破坏了规划河段水域环境。针对规划河段采砂存在的问题,丽水第一比分网、第一比分网十分重视,多次召开治理和管理工作会议,整顿和规范砂石开采秩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根据市水利局提供的资料,目前瓯江规划河段砂石开采现状和管理等具体情况如下:
(一)采砂河段:目前规划范围内砂石开采的河段主要是北埠大桥至好溪口大桥,塔下铁路桥至开潭坝址段主要为疏浚河段。
(二)采砂场:规划河段有15个水采场,14个旱采场,其中6个旱采场已停止开采。
(三)采砂方式:规划河段的开采方式有水采和旱采两种形式,
(四)年开采量: 2003年年开采量约90万m3
6.3 采砂规划
为了改变目前过度、无序开采砂石的局面,达到稳定河势、确保堤防安全、河道行洪通畅、保护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合理开采利用砂石资源,最大程度地发挥砂石资源的综合效益,须进行砂石开采利用规划。
6.3.1 砂石开采控制要点
1、维持和优化现有河势;
2、不影响河道行洪;
 3、近堤滩地严禁采砂;
 4、河势险峻地段禁止采砂;
 5、水域内各建筑物附近区域和取水口附近禁止采砂;
 6、不破坏自然景观和城市景观,不影响旅游事业;
 7、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破坏的影响;
 8、砂石开采量要适中,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6.3.2 名词概述
1、开采区:本规划所称开采区是指河道范围内经水行政主管部门按有关法规和管理办法审批后可实施砂石开采的区域。
① 公益性开采区:本规划所称公益性开采区是指河道中砂石资源分布较零星,砂石含量不高,开采价值不大,主要是为了行洪疏浚和涉河建设工程所附带产生的及堤防抢险需要预留备用的区域。公益性开采区的开采应严格按照有关管理办法进行审批并公示。
② 商业性开采区:本规划所称商业性开采区是指河道中砂石蕴藏量大,开采条件好,需通过市场运作出让采砂权的区域。
2、禁采区:本规划所称禁采区是指村庄保护、防洪堤保护、大坝和大桥保护、河势稳定、旅游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必须禁止砂石开采的区域 。
3、缓冲区:本规划所称缓冲区是指为保护禁采区而在禁采区与开采区之间设置的,宽度为10~20米不等,形成一定缓坡的区域。
4、禁采期:为确保工程和砂石开采人员、设备的安全,规定在台风期及河道水位超过警戒水位时为河道采砂的禁采期。
6.3.3 纵向禁采区、开采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三十九条、第四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第二十八条和《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办法》第十三条之规定及《丽水市河道采砂管理暂行办法》(丽政发[2004]74号文),对本河道纵向禁采区、开采区的位置从上至下依次规划如下:
  1、玉溪电站大坝起至北埠大桥以下200m的区域,为保护玉溪电站大坝和北埠大桥的安全,此河段本次规划划定为禁止采砂范围。(具体位置见附图1,下同)
2、北埠大桥以下200m起至松阴溪口段,河道中无较大工程、生态和旅游需保护的区域,砂层厚,蕴藏量大,开采条件好,规划为商业性砂石开采区。砂石的开采要按有关法规和审批过的管理办法实施(下同)。
3、松阴溪口至大港头水文站与保定村段,由于松阴溪出口处左边(从上往下,下同)的上段有少量竹园,河道中间大港头洲自然风光优美,动植物生态丰富。因此,为保护生态,规划将这二部分划为生态禁采区。河道的右边以大港头古镇、古渡为特色的古迹众多,为保护水文化遗产的需要,加上该断面出砂率较少,蕴藏量相对有限,该区块不具备大规模开采条件,因此对该区域规划为生态禁采区。  
 4、大港头水文站与保定村至对门圩上游的前村渡口段,由于松阴溪出口处左边的上段有一片竹园,具有调节气候,调洪蓄水、净化水体,提供生物栖息功能,因此该部分区域划为生态禁采区,河道右边交通方便、开采条件好,砂层厚,总蕴藏量大,划为商业性砂石开采区。
     5、对门圩上游的前村渡口至对门圩下游的新溪村,河道左边对门圩地处古踪文化廊道内,为保护植被和环境资源,利于今后旅游开发利用,本次规划划为旅游禁采区,右边为商业性砂石开采区。
6、对门圩下游的新溪村至吴村圩上游的码头,河道左边有一大块河流冲积滩地,是洪水时动植物栖息的天然缓冲区,划为生态禁采区。右边砂层厚,蕴藏量大,开采条件好,规划为商业性砂石开采区。
     7、吴村圩上游的码头附近至碧湖大桥上游200m处,河道左边吴村圩地处古踪文化廊道内,圩四面临水,只有水路连通,规划为人工湿地,使之成为鱼类、鸟类的天然栖息地,划为生态、旅游禁采区,右边砂层厚,蕴藏量大,开采条件好,规划为商业性砂石开采区。
8、碧湖大桥上游200m处至碧湖大桥下游200m处,为保护碧湖大桥的安全,该范围划定为禁止采砂范围。但为了确保河道行洪和通航,在不影响工程安全的前提下,可在大桥主槽处进行适当的疏浚(下同)。
9、碧湖大桥下游200m处至横塘河电灌站,河道的两岸树木葱郁,为保护生态的需要,本次规划划为生态禁采区,河道中间为商业性砂石开采区。
10、横塘河电灌站至资福村段,河道左边有一大块河流冲积滩地,是洪水时动植物栖息的天然缓冲区,规划为生态禁采区,河道中间及右边为商业性砂石开采区,其中右边松坑口树林茂密, 形成“松坑绿渚”的自然风貌,风景优美,划为生态禁采区。
11、资福村至县头下游,河道的中间为生态禁采区,左右两岸为商业性砂石开采区。
12、县头下游至上沙溪村,河道左边及中间部分有大片河流冲积滩地,为洪水时动植物栖息的天然缓冲区,为维持河流生物多样性,规划划为生态禁采区;河道右边砂蕴藏量大,开采条件好,为维持现有河势,规划为商业性砂石开采区。
13、上沙溪村至河埠村上游,河道的左边红圩村,是大溪中的“出水芙蓉”,已形成住宅和生态农田交织的院落生态系统,为今后生态示范农庄的建设和旅游的开发利用,本次规划划为旅游禁采区,河道右边位于重点保护区外围,砂层厚,具备大规模开采条件,因此对该区域划定为商业开采区。
14、河埠村至石牛大桥上200m,位于重点保护区外围,具备大规模开采条件,因此对该区域本次规划划为商业性开采区。
15、石牛大桥上游200m至石牛大桥下游200m,为保护石牛大桥的安全,该范围划定为禁止采砂范围。
16、石牛大桥下游200m至任村下游,河道中无较大工程、生态和旅游需保护的区域,砂蕴藏量大,开采条件好,规划为商业性砂石开采区。
17、任村下游至河头村,河道的左边为商业性砂石开采区,右边大片滩地为维持较好的河道多样性与生态多样性,规划划为生态禁采区。
18、河头村至宣平港出口下游,河道中无较大工程、生态和旅游需保护的区域,砂蕴藏量大,开采条件好,规划为商业性砂石开采区。
19、宣平港出口下游至黄渡,河道的左边为商业性砂石开采区,右边大片滩地为维持较好的河道多样性与生态多样性,规划划为生态禁采区。
20、黄渡至敏河高速公路大桥上游200m,河道中无较大工程、生态和旅游需保护的区域,砂蕴藏量大,开采条件好,规划为商业性砂石开采区。
21、敏河高速公路大桥上游200m至敏河高速公路大桥下游200m,为保护高速公路大桥的安全,本次规划将该范围划定为禁止采砂范围。
22、敏河高速公路大桥下游200m至桃山大桥上游200m,该区域江面开阔,砂层厚,砂石蕴藏量大,商业性开采条件好,规划为商业性开采区。
23、桃山大桥上游200m至桃山大桥下游200m,为保护桃山大桥的安全,本次规划将该范围划定为禁止采砂范围。
24、桃山大桥下游200m至溪口大桥上游200m,为维持城市滨水休闲场所和城市生态景观,不宜进行大规模采砂,本次规划对该区域划定为旅游禁采区。
25、溪口大桥上游200m至溪口大桥下游200m,为保护溪口大桥的安全,本次规划将该范围划定为禁止采砂范围。
26、溪口大桥下游200m至小水门大桥上游200m,河道右边的枇杷圩处于城市生态休闲廊道内,地块狭长,四面临水,形成琵琶状,极具旅游和休闲娱乐价值,划为生态旅游禁采区。河道左边与城市联系紧密,处于城市生态休闲廊道内,划为生态禁采区。
27、小水门大桥上游200m至小水门大桥下游200m,为保护小水门大桥的安全,本次规划将该范围划定为禁止采砂范围。
28、小水门大桥下游200m至紫金大桥上游200m,该区域与城市联系紧密,为保护城市滨水区间,不宜进行大规模采砂,规划为旅游禁采区,但为确保河道行洪畅通,需进行疏浚。
29、紫金大桥上游200m至紫金大桥下游200m,为保护紫金大桥的安全,本次规划将该范围划定为禁止采砂范围。
30、紫金大桥下游200m至塔下大桥上游200m,有支流好溪汇入,两溪交汇于古城岛,为保护古岛风貌,同时考虑到人们滨水娱乐休闲的需要,不宜进行大规模采砂,规划为旅游禁采区。
31、塔下大桥上游200m至塔下铁路桥下游200m,为保护好塔下大桥和铁路桥的安全,本次规划将该范围划定为禁止采砂范围。
32、塔下铁路桥下游200m至开潭村,砂层厚,砂石蕴藏量大,商业性开采条件好,本次规划为商业性开采区。
33、玉溪电站大坝以上河段,为库区的管理范围,本次不作规划。
34、松阴溪的通济堰至通济堰以下700m范围为保护古堰的安全,保护古文化为脉络的表态养生廊道,本次规划划为生态及旅游禁采区,通济堰以下700m至大溪汇入口段,划为商业性砂石开采区。
35、宣平港港口大桥以下为本次规划范围,为保护大桥的安全,从大桥起以下200m范围本次规划划为禁止采砂范围,在200m以下至大溪汇入口范围内规划为商业性开采区。
36、太平港联城大坝以下为本次规划范围,为保护大坝的安全,从大坝起以下700m范围本次规划划为禁止采砂范围,大坝700m以下至大溪汇入口段划为商业性开采区。
37、好溪堰以下700m范围本次规划划为禁止采砂范围,堰头以下700m至大溪汇入口,两岸正在建设防洪堤,对零星分布于河道、规模不大、大片开采条件不好,主要是为了行洪疏浚和涉河建设工程所附带产生的及堤防抢险需要预备留用的区域,本次规划为公益性砂石开采区。
38、为保护开潭大坝的安全,开潭坝址以下1000m为禁止采砂范围。
 6.3.4 横向禁采区域
根据《瓯江干堤加固工程项目建议书》的内容,目前,大溪莲都区段已完成干堤加固规划,其中:
(一)碧湖平原干堤:大港头至宣平港出口左岸干堤长为22.0 km,九龙村对岸下沙溪防洪堤长2.70km,防洪标准均为20年一遇。
(二)丽水干堤
由大溪南、北防洪堤,好溪东、西防洪堤组成。
大溪北岸防洪堤主要保护主城区,自溪口至古城堤长4.70km,南岸防洪堤自桃山大桥至龙潭背,堤长4.77 km,防洪标准均为50年一遇标准。
依据《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办法》第十三条等的规定和参照其它河道砂石开采规划的规定,横向禁采范围确定如下:
1、大港头至宣平港出口左岸和九龙村对岸下沙溪防洪堤,砂石开采需离堤防迎水面堤脚60m以外才能进行。
2、溪口至古城和桃山大桥至龙潭背防洪堤,是保护丽水城区的重要水利工程,需要离堤脚80m以外才能进行河道疏浚。
3、凡没有堤防的河段,大都靠山临路,为保证这些地段临江公路的安全,一般控制在15m以外进行砂石开采。
6.3.5 局部禁采区域
对大港头、碧湖、溪口、东岸等取水口水质的保护,原则上按照水源保护的有关规定执行。在取水口附近区域确需进行砂石开采的,可在丰水期实施或暂停取水集中开采,取水口上游1000米以内,下游2000米以内的河段禁止砂石开采。
6.3.6 开采深度
根据对现场几个采砂点的了解,目前,不同地点的采砂深度各不相同。本次规划为了确保堤防的安全,划定了在堤脚以外60m才能开采砂石,但为满足近堤边滩坡度自然稳定的要求,在满足保护河道多样性前提下,距堤脚60m附近的采砂深度不超过4.0m,其余区域开采深度可结合不同的河床高程、行洪和通航等要求在具体开采利用时确定。原则上开采区上游区块开采深度相应减少;对于河道中间砂石开采,可视砂层的厚度适当增加,但为确保河势稳定和水厂的正常取水,砂石开采时的部分砾石要随采随填并整平。
规划河段内划定的纵向、横向禁采区、商业性开采区、公益性开采区的具体范围见附图1。
6.3.7 采砂作业方式
规划河段的采砂作业方式分为二种,即水采和旱采。水采以小型链斗式采砂船为主,此种采砂船直接挖取河床表层床砂,挖深小,采砂能力也小,破坏河床的程度远小于大中型采砂船。旱采由铲车直接在边滩上开采,然后筛选出细砂和卵石。开采后的黄砂直接向外出售,卵石一部分出售,其余部分堆放在边滩或江中。根据目前规划河道开采砂石的实际情况,以后的砂石开采作业方式仍采用小型链斗式采砂船和旱采二种为主。
6.4 黄砂蕴藏量分析
6.4.1 河道地质
为了探明河道砂石资源的蕴藏量,需要了解含砂层分布情况。浙江省浙南综合工程勘察院于2004年9月8日――9月21日对河道进行了钻孔勘察,钻孔勘探布置10个横断面,结合已有的桥梁钻孔资料7个断面,本次砂石蕴藏量主要根据17个横断面计算。
表6-1  各横断面砂石料分布特征表


序号
断面编号
断面位置
从上到下含砂层分布情况
基底高程(m)
含砂层
厚度(m)
1
1-1
松阴溪口
圆砾、粉砂、砾砂、圆砾
<60.49
>9.10
2
2-2
大港头
粉砂、中砂、卵石
<56.87
>9.70
3
3-3
义步街南
粉砂、中砂、圆砾、卵石
<57.70
>9.50
4
4-4
上汤村外
圆砾、粉砂、圆砾、卵石
57.34
7.70
5
11-11
碧湖大桥
圆砾
54..03~55.93
5.72
6
5-5
松坑口
粉砂、圆砾、卵石
53.60
5.60
7
6-6
九龙村
粉砂、中砂、圆砾
<50.90
>9.00
8
12-12
石牛大桥
细砂、圆砾
44.39~48.80
2.00~6.10
9
7-7
港口村
粉砂、细砂、夹层细砂、圆砾
42.70
8.80
10
8-8
苏埠村
细砂、中砂、圆砾
<40.20
>9.10
11
13-13
白岩大桥
细砂、圆砾
30.03~34.65
9.85~19.90
12
14-14
溪口大桥
圆砾
34.89~37.66
4.77~10.75
13
15-15
小水门大桥
圆砾
32.60~35.35
4.00~7.35
14
16-16
夏河村
粉砂、细砂、圆砾
28.60~37.40
4.20~16.10
15
9-9
芦埠村
粉砂、中砂、圆砾、卵石
<35.90
>9.00
16
17-17
塔下
粉砂、圆砾
12.97~29.07
4.20~16.10
17
10-10
开潭村
粉砂、砾砂、圆砾
<33.70
8.80~29.10


6.4.2 黄砂蕴藏量计算
根据钻孔资料,利用MAPGIS软件建立河道数字高程模型进行DTM分析,计算河道砂石蕴藏量。按照钻孔断面作为分界线,将河道划分为16个河段(另计太平港和好溪)。由于其中部分断面钻孔资料没有到达全风化砂岩层,砂石蕴藏量略为偏小,总量为18529.50万m3。从目前采砂情况看来,本河道的平均出砂率约为25%,经计算,河道黄砂蕴藏量为4632.37万m3。详见表6-2
表6-2  河道黄砂蕴藏量计算表
序号
河段
河段长度(m)
平均宽度(m)
面积(km2
砂石总量(万m3
黄砂总量(万m3
1
玉溪电站-大港头
3962
273
1.08
1002.56
250.64
2
大港头-义步街南
1970
734
1.45
1286.94
321.74
3
义步街南-上汤村外
2885
972
2.80
1882.27
470.57
4
上汤村外-碧湖大桥
1685
726
1.22
791.57
197.89
5
碧湖大桥-松坑口
2270
363
0.82
357.17
89.29
6
松坑口-九龙村
3760
655
2.46
1247.66
311.91
7
九龙村-石牛大桥
4273
697
2.98
1847.01
461.75
8
石牛大桥-港口村
2942
445
1.31
910.11
227.53
9
港口村-苏埠村
1791
651
1.17
1132.00
283.00
10
苏埠村-白岩大桥
3170
444
1.41
1730.43
432.61
11
白岩大桥-溪口大桥
3655
319
1.16
972.62
243.16
12
溪口大桥-小水门大桥
1406
416
0.59
520.90
130.22
13
小水门大桥-夏河村
2660
290
0.77
575.81
143.95
14
夏河村-塔下
1540
361
0.56
801.65
200.41
15
塔下-开潭村
2710
280
0.76
1258.81
314.70
16
开潭村-开潭坝址
1021
280
0.29
572.50
143.12
17
松阴溪
750
280
0.21
171.20
42.80
18
太平港
950
244
0.23
185.22
46.31
19
好溪
6200
259
1.60
1283.06
320.76
 
总计
48850
 
22.66
18529.50
4632.37
6.5 黄砂开采量计算
黄砂开采区根据6.3采砂规划,按照纵向、横向控制范围。开采深度涉及地质、堤防安全、河床演变、航运和作业方式等因素。从现场采砂点了解,不同地点的采砂深度各有不同,距堤脚60m附近的采砂深度不超过4.0m。综合考虑上述各种因素,确定河道采砂最深点控制高程,各控制点高程见表6-3。
黄砂开采区按照商业性开采区、公益性开采区进行划分,各河段黄砂开采量详见表6-4。结果表明,本河道可开采区面积为9.20km2,可开采黄砂总量为691.35万m3,其中商业性开采区面积为8.65km2,商业性开采量为641.85万m3,公益性开采区面积为0.55km2,公益性开采量为49.50万m3

 

表6-3  各控制点采砂高程
位置
大港头
义步街南
上汤村外
碧湖大桥
松坑口
九龙村
石牛大桥
港口村
高程(m)
62.80
61.30
59.30
57.80
55.80
52.80
50.00
48.10
位置
苏埠村
敏河大桥
溪口大桥
小水门大桥
夏河村
芦埠村
塔下
开潭村
高程(m)
46.00
43.25
41.50
40.10
38.10
35.00
35.00
34.60
表6-4  河道黄砂可开采量计算表
序号
河段
可开采区面积(km2
可采砂石总量
(万m3
平均深度(m)
含砂率(%)
可采黄砂总量
(万m3
开采类型
1
玉溪电站-大港头
0.35
65.62
1.90
30
19.69
商业
2
大港头-义步街南
0.60
243.09
4.10
30
72.93
商业
3
义步街南-上汤村外
1.25
358.28
2.90
30
107.48
商业
4
上汤村外-碧湖大桥
0.31
57.99
1.90
30
17.40
商业
5
碧湖大桥-松坑口
0.42
64.24
1.50
30
19.27
商业
6
松坑口-九龙村
1.03
249.75
2.40
30
74.92
商业
7
九龙村-石牛大桥
1.31
254.42
1.90
30
76.33
商业
8
石牛大桥-港口村
0.60
102.04
1.70
30
30.61
商业
9
港口村-苏埠村
0.92
315.39
3.40
30
94.62
商业
10
苏埠村-敏河大桥
0.79
227.85
2.90
30
68.36
商业
11
敏河大桥-桃山大桥
0.58
93.82
1.60
30
28.15
商业
12
塔下-开潭村
0.39
81.97
2.10
30
24.59
商业
13
太平港
0.10
25.00
2.50
30
7.50
商业
14
好溪
0.55
165.00
3.00
30
49.50
公益
 
总计
9.20
2304.50
  
691.35
 
6.6 禁采期规定
由于大洪水期河床冲刷,为确保堤防和采砂船只及人员的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三十九条之规定,结合规划河道实际情况,规定每年6月1日至9月30日以内台风期间以及河道水位超过警戒水位时为瓯江玉溪电站至开潭坝址河段河道采砂的禁采期。在具体实施时,各可采区还应考虑不同河段存在的枯水期碍航、水生动物产卵期和洄游期等特殊情况,合理确定各可采区的禁采期。6.7 采砂管理
瓯江属于省级河道,砂石开采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第三、二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三十九条、《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办法》第十三条及《丽水市河道采砂管理暂行办法》(丽政发[2004]74号文)的有关规定实施规范管理。
 
7 生态保护和景观资源保护

 

瓯江是浙江省的第二大河,是丽水人民的母亲河。瓯江流域玉溪至开潭河段干流是目前自然生态保留比较完整的河段。随着社会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这一河段的水质及生态系统必将承受越来越大的压力。因此在对河道采砂进行规划时,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注重河流的经济功能与生态功能的协调,注重生态系统、旅游景观资源的保护。
(一)生态堤岸保护
生态堤岸区以草泽、泥滩地、林区等环境构成多样的生态环境,既是野兔、松鼠、瓯江大鼋及白鹭等物种的栖息地也是灌木与乔木茂密的植物生态区,极具环保与生态价值,为了保护生态堤岸以及减少采砂活动对野生动物生活规律的影响,本规划设置了对生态堤岸进行管制保护的生态禁采区。
(二)河道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河道采砂规划时引入水生态规划理念对河道多样性和生态多样性基于双重考虑,通过对开采区与禁采区的适当划分,对河道的自然形态加以保护和恢复,河道自然形态的保护势必会形成河道的多样性,而河道多样性正是生态多样性的前提条件。
规划河段除硬质堤岸外的堤岸和大量的河流冲积滩地,均有大量植被,堤岸上有枫杨、香樟等树种,河内滩地有芦苇、茅草、蕨类等湿生、挺水植物,是鸟类的天然栖息地,生物量较大,具备一定程度的物种多样性,同时也是大洪水时动植物栖息的天然缓冲区。采砂规划中对上述生态系统中保存较好的部分,妥善的保护起来,划为生态禁采区,人为促进生态环境中某些功能、环境品质的进步,防止可能的破坏活动,为流域湿生植物、湿地鱼类与鸟类的保护创造条件,
(三)     景观保护
瓯江干流丽水市本级段,即玉溪到开潭段,是整个瓯江流域自然景色最优美的河段,也是瓯江历史人文最集中的地方,又有丽水市核心城市作为依托,不论是从自然、人文、社会条件,还是交通便捷程度来说,都是瓯江生态养生、休闲的黄金地段。本次采砂规划与瓯江玉溪至开潭段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等相关规划充分衔接,围绕以渡、圩、城为节点设置禁采区,保护瓯江以自然山水和社会人文为特征的生态养生休闲景观带。
① 古渡区域保护
松荫溪口大港头州两岸古渡、古镇、古堰、古樟密布,自然风光优美,人文古迹众多,以水为纽带形成了以通济堰、大港头古渡为核心的古文化表态养生廊道。为了保护水文化遗产,本规划对该区块原则上不予大规模开采,只进行以清淤、疏浚为主,对原采砂废弃的规模不大、商业开采条件不好的砂石料进行开采,规划为公益性开采区。
② 圩地保护
规划河段滩、圩众多,河道蜿蜒曲折,形成天然的水岛相依的特色,较大的有对门圩、吴村圩、红圩、琵琶圩。这些滩圩沙滩与草滩密布,圩渚纵横,植物资源丰富,田园风光自然野逸,是天然的优美的河流冲积滩地,具有调节气候、调洪蓄水、净化水体等功能,是鱼类、鸟类的天然栖息地。为保护层次丰富、季相变化明显、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观与田园风情,本次规划将上述圩地划为生态及旅游禁采区。
③ 城区保护
敏河高速公路大桥---塔下大桥河段处于城市区域,人类濒水而居的习性决定了该河段与城市的紧密联系程度。该区域江面开阔,水色清丽,城市与自然隔水相望,构成了丽水极具生态特色和景观特色的区域,是未来城市大型公共绿地和滨水开放空间。为了维持和保护城市生态景观,满足人们滨水娱乐休闲的需要,避免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过度干预。这一区域将不适宜进行大规模的商业性开采,但为确保行洪畅通和Ⅵ级航道通航的需要,规划将一区域划为疏浚区。
伴随着丽水市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市场对黄砂资源的需求逐年增加。而保护瓯江水生态环境与景观资源,也是瓯江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人类本身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愿望也更加强烈,因此必须建立在保护与恢复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对砂石资源进行合理开采与可持续利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8 弃碴的处理及机制人工砂的推广

 

经济利益的驱使和现状采砂方式的落后以及采砂管理力度的不够,使采砂后的废弃砾石任意被丢弃在江道中,既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也影响到防洪和取水设施的安全,更影响到河流的自然形态和有碍于瓯江两岸的自然景观。为此,必须按照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及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要求出发,对砂石资源进行综合规划、合理利用,对采砂后的砾石进行合理处置和综合利用,最大程度的发挥砂石资源的综合效益。
砂石是一种不可再生的有限的矿产资源,也是沿江社会和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资源保障。目前丽水市建筑用砂以天然砂为主,如河砂、江砂、山砂等。天然砂采集带来的堵塞航道、危害防洪和水利设施、毁坏生态等负面影响越来越引起社会关注,环境保护综合治理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另一方面,建设步伐逐年加快使得市场对砂石资源的需求进一步加大,无序、过渡的开采必然造成天然砂资源的日益减少,人工砂必将成为建筑用砂的主要来源。我省的桐庐、兰溪等地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进行积极探索机制人工砂代替天然砂资源,走出了一条资源保护与综合利用的好路子。
本规划从满足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砂石资源利用与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角度,对开展推广应用机制人工砂进行了一些必要的分析,以利于决策部门和管理部门尽早对发展机制人工砂提上议事日程。

8.1砾石利用及处置方式

对砂石开采后的砾石必须按处置方式及时处理。对于目前河道中现有的砾石,在不影响泄洪、不危及防洪安全、不影响景观、不破坏航道和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处置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就地处置:根据分析,为维持河势及堤防的稳定,开采后的砾石一部分可随采随填,就地处理,但要及时整平,决不能将砾石随意堆放。
(2)结合城镇建设等进行处置:砂石开采后的废料可用于城区作地势低洼区填方及标准江堤建设填方之用。具体是玉溪电厂至周巷的部分弃碴运至大港头城区建设开发,周巷至赵村的部分弃碴运至碧湖城区建设开发,苏埠至开潭的弃碴主要运至丽水城区建设开发。
(3)加工处理:将筛选出来的砂砾石运上岸进行加工,碎成石子和黄砂,然后出售给用户。经现场查看,确定的加工地点大致位置为:前村渡口附近,下南山工业区,赵村对岸松坑口附近,苏埠村下游,新亭村左岸,开潭村,详细地点见附图1。

8.2 使用机制人工砂的背景与必要性

砂石是建筑基础材料之一,近年来建筑砂石的用量一直在增长,规划河段天然砂资源由于多年开采及国家加强环境保护,对危及防洪及航运、需要生态保护的河段实施禁采,开采范围及数量日趋减少,为适应新时期丽水市建设工程的各种需要,除了加强资源管理外,迫切需要新的资源来代替天然砂。
规划河段有大量的河卵石可以利用其制砂,既可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又可保证混凝土骨料质量,大力推广人工砂的生产和应用,于国于民都有利。
人工砂在“十一五”期间必将在建筑市场大量应用,这有着良好的外部环境因素:一是生态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及资源意识已经被人们所接受并得到重视,在天然砂资源逐渐减少,有的地方甚至枯竭的状况下,必须有替代产品;二是建筑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对混凝土骨料要求也在提高,特别是C60级以上的混凝土需要符合要求的骨料,建筑砂必须经过加工达到标准;三是生产所用的破碎筛分机械的技术含量也在提高,为生产高质量并能符合各种要求的混凝土骨料提供了技术保证。四是人工砂新标准的制订与宣贯(GB/T14684-2001),对保证“十一五”期间基础设施建设所需的砂石数量与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发展人工砂的时机已经成熟,相信人工砂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快地得到应用,唱主角的时代为期不会太远。

8.3 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推广机制人工砂

丽水市本级2003年砂石需求量约83万吨,2010年预测量将达152万吨,2020年预测量将达284万吨,而2003年规划河段砂石开采量仅约130万吨,远远满足不了今后发展的需求。随着规划河段一批天然采砂(石)场的陆续关闭,迫切需要有新的砂石来源,因此人工砂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人工砂已在现代化建设工程中越来越显现出良好的市场前景,在质量和数量上逐渐替代天然砂是砂石业进入发展新时期的标志之一。
以此为契机,丽水市砂石协会及相关管理机构应根据丽水实际,尽快对推广发展机制人工砂应用提上议事日程,从保护资源、减少污染、确保需求等诸多方面积极探索并出台相关的政策,制定可行的办法。现阶段要大力推广发展机制人工砂,需要从各个方面加强工作:一是贯彻落实新砂石标准,新砂石国标中已列入了人工砂的内容,这是推广人工砂和使用人工砂的法规依据;二是出台相关政策,大力鼓励发展机制人工砂,并给予生产使用机制人工砂企业减免有关费用的支持;三是要积极引进发展先进的人工砂机械设备,提高企业运营能力。

 

9 河道行洪能力分析

9.1 分析内容

河道采砂规划实施后,河道行洪断面扩大,行洪通畅,现有河势将得以稳定和优化。为此,对规划前后河道的行洪能力进行了分析对比。

9.2 设计洪水

 由于《丽水市城市防洪规划报告》(1998)和《瓯江流域防洪规划报告(2001)对于瓯江干流段设计洪水有了详细的分析与计算,因此本次计算引用了已有的成果。多年平均组合设计洪水成果见表9-1所示。
表 9-1   各种频率下设计洪水
控制断面
集水面积(km2
不同频率的洪峰流量(m3/s)
2%
5%
10%
20%
均溪
3407
7110
4270
3460
3450
松阴溪口
1981
4560
3810
3230
2620
宣平溪口
831
2360
1970
1670
1350
太平港口
558
1810
1510
1280
1040
丽水(小水门)
7122
13100
10900
9260
7510
好溪
1340
3840
3210
2710
2200
五里亭
8870
15600
13000
11000
8960

9.3 河道概化

    本次洪水演进的计算段:大溪自玉溪电站开始在大港头左纳松阴溪,流经碧湖平原港口,宣平溪自左岸汇入,折东北流至敏河,小安溪自左岸汇入,东流穿过丽水市区至厦河古城,好溪自左岸汇入,直到本次洪水演进计算的下边界开潭坝址处,长度为41.7km。主要考虑的支流有松阴溪、宣平港、太平港、好溪。地形采用最新(2001年10月)实测1/5000地形图,概化后的图形充分考虑原地形的趋势(如弯道、缩扩断面位置等)、主槽及边滩行洪区域,共概化成9条河段,104个断面,4个河叉,4条旁侧入流,5个上边界,1个下边界。
    糙率是对河道洪水演进计算影响最重要的因素,因此本次计算充分考虑了实测地形及现场踏勘的情况,糙率选定:主槽比较顺直段0.025~0.028;弯道处0.030~0.032;行洪边滩、杂树众多,根据旱地、砂场、桔园等阻水不同,选的糙率系数也不一样,一般取0.035~0.045。

9.4 计算方法

    本次河道洪水演进计算采用美国陆军工程兵团水文工程中心的河道分析系统Hec-Ras 3.0 软件。该软件可以充分考虑原河道的地形情况,如弯道、缩扩断面等,以及主槽、两岸滩地、沿途的堰闸、桥梁等阻水建筑物,可以进行恒定、非恒定流时的洪水演进计算。由于本次计算的河段位于瓯江中上游地区,属山溪性河道,坡陡流急,因此可以采用恒定非均匀流进行洪水演进计算。

9.5 验证计算

    由于流域植被、河床坡降、河床质、河道断面形式以及河道上的建筑物等等, 都会对河道洪水演进产生影响,因而河道的概化以及参数的选定会影响洪水演进计算成果。为了使河道洪水演进计算能较好地模拟流域洪水特征,须通过洪水验证来计算确定各项计算参数。验证计算采用该河段5年一遇的设计洪水,见表9-2所示。
表9-2   5年一遇控制断面设计洪水位值


断面名称
大港头
碧湖大桥
县头
敏河
桃山大桥
古城
湾沃上
设计洪水位(m)
70.20
65.37
61.02
54.32
51.95
49.06
47.99


  验证计算结果见表9-3所示。
表9-3  5年一遇设计洪水各控制断面水位验证表


控制断面名称
断面编号
现状水位
(m)
计算水位
(m)
差值
(m)
大港头
87
70.20
70.20
0.00
碧湖大桥
73
65.37
65.35
0.02
县头
62
61.02
60.98
0.04
敏河
33
54.32
54.30
0.02
桃山大桥
26
51.95
51.94
0.01
古城
11
49.06
49.03
0.03
湾沃上
5
47.97
48.00
-0.03


   从表9-3可看出,各控制断面实际计算的水位值与设计洪水位值相差都在5cm之内,因此本计算模型精度是可行的,可以用于本次规划河道的洪水演进计算。

9.6 河道行洪能力分析

本次采砂规划旨在加强瓯江规划河段采砂管理,力求维持和优化现有河势,满足行洪、堤防、航运、旅游等的要求,划定了河道采砂范围,明确了开采区、禁采区,确定了开采深度及工程量。通过实施采砂规划措施后,利用原各种频率下的设计洪峰流量,重新计算不同洪水频率下的洪水位值,从而确定本次河道采砂规划对瓯江干流丽水段防洪的影响。
计算分析表明,规划河道在实施疏浚、采砂等措施后,不同频率的洪水位下降很明显。其中最明显的是上游段(松阴溪口~太平港口),不同频率(20%~2%)的洪水位降低值达0.75~1.10m。对于防洪任务最重的丽水城区段,其平均降低水位都在0.4 m以上,50年一遇标准达到0.50m。因此,实施河道采砂规划后,可以大大减轻丽水城区防洪的压力,提高了两岸保护区的防洪能力。

 

10 环境影响评价
规划河道砂石开采对环境影响主要体现在生态环境、防洪、自然景观及旅游等方面。任何工程都有正反两方面的影响,环境评价的目的是要客观地反映这种影响,并提出改善的措施。
10.1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对植被的影响分析
本河道采砂工程因对河道中对门圩、吴村圩、红圩及枇杷圩以及树林茂密的洲滩采取禁止砂石开采,不会对本地区整体的植物生态环境造成大的影响,但采砂运输道路、弃渣场的设置将占用少量护堤林,对当地植被将产生一些不利影响。但在采砂施工完成后,植被会向原有类型恢复,而人工措施可加快恢复速度,一般在三、五年植被即可基本恢复,因此在采砂管理中,应要求按水土保持方案,采取人工措施恢复植被,以尽量减少对当地植被的不利影响。
(2)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分析
经了解,规划区域附近也有一些野生动物出没,较多见的有野兔、松鼠、蛇、瓯江大鼋及白鹭等。河道采砂施工时,可能会对野生动物的生活规律造成一些影响,大部分砂场设置在离城镇较远的区域,周围野生动物较多,施工时的汽车行驶、机械施工产生的噪声都会对周围动物带来很大的惊扰,会影响动物夜间休息;砂石运输引起的扬尘污染,会对一定范围内的野生动物带来影响,给区域内鸟类的飞行带来干扰;所以一定要加强开采期环境管理,尽量减小对野生动物的干扰。
(3)对区域水土流失的影响
玉溪电站至开潭坝址段河道,依山傍水,山美水秀。本次规划对对门圩、吴村圩、红圩、枇杷圩及树林茂密的边滩等洲滩采取禁止砂石开采。因此,规划河道实施砂石开采后对水土保持不会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但河道采砂弃渣如处置不当,会引起河道淤积、堵塞,影响水质。因此采砂弃渣应按处置方案进行合理处置,陆上弃渣场要搞好护坡、挡墙等工程措施,各裸露面在施工结束后要进行土地整治,恢复成林地或耕地,尽量减少采砂过程中产生的水土流失量。
(4)对水质的影响
由于瓯江大溪段河道的河床质多为砾石组成,砂石开采时对水质不会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但为确保河段中的水质,严禁砂机船的废油倾倒在江中,尤其是取水口附近。
(5)躁声产生的影响
砂石开采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噪声,但由于砂石开采作业与岸边尚有一定的距离,而且江中空旷开阔,对岸上城镇、居民区等影响也就较小,不存在制约性的环境因素。
10.2 对防洪的影响 
在规划河道内大量进行砂石开采后,增加了河道容积,扩大了过水断面,有助于洪水位的降低,根据该段实际情况,只要砂石开采过程中不随意将废弃砾石料堆放在江中,按规划的方案处置,对增加防洪能力是有益的。但必须指出,为确保堤防的安全,严禁近岸砂石开采。
10.3 对航道的影响
丽水城区至玉溪电站的航道等级为Ⅵ级。由于砂石开采经济收益高,在暴利的驱动下,采砂场越来越多,采砂船只的动力越来越大,采砂呈规模之势,而且废料乱堆,造成部分碍航河段。为保证丽水城区至玉溪电站段航道达到规定通航水深,本规划严禁砂石开采后的卵砾石等废料任意堆弃于航道上,以免影响航道。
10.4 对旅游的影响
规划河段范围内有许多森林茂密的江心洲,两岸也有许多丛林密布的边滩,田园风光突出,碧湖秋野、樟荫古渡、碧溪鹭影、松坑绿渚,形成瓯江中上游独特的山水景观,是丽水市旅游开发的重点。为进一步保护开发旅游资源和建设生态示范区的需要,本次规划对这些江心洲和边滩禁止砂石开采。但由于目前该河段中砂石开采后的废料随意乱堆,砾石裸露在江道中,严重影响了旅游景观,建议有关部门及时对这些废料进行处理,确保山清水秀的自然景观。
10.5 对河滩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自然生态的追求越来越高,而河边自然形成的砂滩,天然纯朴,是一道美丽的景观。而一旦对自然砂滩进行无节制的开挖,弃碴乱堆,必将破坏自然景观,影响旅游开发。因此,砂石开采肯定对河滩带来一定负面影响。为此,《浙江省万里清水河道建设技术要求》中明确规定,有旅游开发要求的河道,应严格控制河道采砂,保持河床地质分布面貌,保护河滩地和江心洲的植被,防止对天然河道形态和河床型式的破坏。因此,本次规划对部分河滩进行了保护。
10.6 对黄砂资源的影响
在上游兴建了紧水滩水库、玉溪水库等大型水工建筑物后,规划河段黄砂资源补给量大大减少。因此,无限制地采砂,必将加速黄砂资源的枯竭,必须按采砂规划要求,严格控制砂石开采量。
总之,规划河段河道采砂规划工程的实施,其有利影响是主要的,不利影响是次要的、局部的、暂时的,且不利影响可采取一定措施加以控制。从环境角度考虑,没有制约规划实施的环境因素,本规划工程的实施是可行的。

 

11 结论和建议

11.1 结论

(一)随着丽水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市场对黄砂的需求量大增,黄砂开采规模越来越大。由于开采过程中存在不规范采砂等问题,为了加强对采砂的管理,更合理地对砂石资源进行综合利用,满足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对瓯江干流玉溪电站至开潭坝址河段进行采砂规划编制工作是很有必要的。
(二)河道采砂规划的编制完成,为规范瓯江干流玉溪电站至开潭坝址河段的采砂活动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也为河道采砂管理步入依法、科学、有序的新阶段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三)经分析,规划河段的平均出砂率约30%,河道黄砂蕴藏量为4632万m3,可采量为691.35万m3
(四)为了确保堤防的安全,砂石开采需离堤脚60m以外。砂石开采深度近堤边滩不超过4.0m,对于河道中间可视砂层的厚度适当增加。
(五)黄砂开采区按照商业性开采区、公益性开采区进行划分。结果表明,本河道可开采区面积为9.20km2,可开采黄砂总量为691.35万m3,其中商业性开采区面积为8.65km2,商业性开采量为641.85万m3,公益性开采区面积为0.55km2,公益性开采量为49.50万m3
(六)河道砂石开采对防洪、生态环境及水土保持的影响进行了评价。分析认为:实施砂石开采后,规划河段设计洪水位下降明显,减轻了防洪压力,但为了确保堤防的安全,严禁近岸砂石开采;为确保河段中的水质,严禁砂机船的废油倾倒在江中,尤其是取水口附近。
(七)对砂石开采后的砾石必须按处置方式及时处理。处置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就地处置;加工处理;结合城镇建设等进行处置;按指定地点堆放。
(八)随着丽水市基本建设规模的日益扩大,特别是现在“扩大内需、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政策的实施,优质砂石料需求量越来越大,而处于对防洪和生态的考虑,必须对天然砂石资源的开采进行一定程度地限制,迫切需要采用机制人工砂来缓解这一矛盾。对于机制人工砂场规模、场所、实施时间需在下步工作中进行专题分析。

11.2 建议

(一)目前全省正在大力开展万里清水河道整治工程,为确保本河道采砂工程效益的持续发挥,在规划经过审查批准后,必须按照本规划确定的控制范围、深度及开采量等进行管理,确保采砂活动有序进行。
(二)河道受水流的作用,具有不断演变的特性,而河道采砂必须以维护河势稳定、保障防洪和通航安全为前提。因此,采砂规划实施过程中,各可采区的管理责任主体应切实加强河床动态监测管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堤防的安全。
(三)为对划定的禁采区和可开采区进行有效的管理,建议采用先进的GPS、GIS和GSM技术,对规划河段采砂船作业进行实时定位监控,确保采砂船不进入禁采区作业。
(四)各级水行政执法队伍应当加强自身建设,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向广大干部群众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强化对河道采砂的日常监督,努力提高执法效率和水平。